第三讲 建筑文化

第三章   建筑文化


丰宁地处塞外,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汇,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在丰宁境内留下了数百处居住遗址、寺庙遗址和其他建筑遗址。

在丰宁境内发现了自新石器时代至辽金几百处村落遗址和寺庙址,万胜永乡岗子村发现了一处较大的辽代寺庙遗址;大阁镇棺材沟梁顶的辽代遗址中亦曾出铁釜、小石磨、琉璃构件、砖瓦等,也是规格等级较高的建筑。除此之外,还有如王营乡塔沟的辽代塔遗址,大阁镇东白塔村的元代复钵式塔址等塔的建筑。凤山上官营村大川遗址则是元代的居住址和寺庙群遗址。清代以来的多年间,满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在丰宁分布的310个行政村内,几乎村村镇镇到处都有寺观、戏楼。以黄旗为例,镇内即有庙两处、戏楼两座。大阁镇、凤山镇,每镇所在地均有寺观不下五、六处。丰宁境内的古建筑分属道教、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80年代县民委曾对有名气的寺观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回忆,有明确宗派的寺观即达72处。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凤山关帝庙和戏楼古建筑群,是一组建筑佳作。凤山戏楼有“口外第一楼”之称。这些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第一节  白云古洞庙群

白云古洞又名朝阳洞,座落于县内黑山嘴镇,潮河西岸云雾山余脉名曰洞山的深山之中。建于十六世纪明代中叶。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1986520日第一次调查。

白云古洞是一组天然洞群的总称,由八宝洞,朝阳洞,哈哈洞三个主洞组成,其中包含穿心洞、二仙洞、小西天、无底洞、子午洞等八个大小洞穴。主要洞穴分别建有清云观、宝华寺、隐仙庵三座庙宇道观。

清云观

八宝洞在山顶之上,一锥形尖山,山上有洞,称之为二仙洞,地势凶险,难以攀登。

1457360436644659.jpg八宝洞前有一宽约10.20米的山涧。是龙门派道士修身养性之地,最后一代道士是李信明。洞口青砖砌就,中为券门,两侧各设一窗,起券。门高2.9米、宽2.44米,门两边窗高1.8米、宽1.7米。洞内原有设施均已无存,西壁近洞口处砌墙一堵,用以遮挡石壁。墙内有一水井,称为“地井”。洞前有月台,宽2.25米,整个院落呈南北长条形。中间有清远观基址,可见柱础8个,室内青砖铺地,前有四级如意踏跺。道观相传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清代时毁于火灾。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重建,有前后大殿,东西两阁,一间仙堂,前殿供慈航道人、尹喜真人,东阁供玉皇大帝、净化孚佑帝君、王重阳祖师。基址前的山门早已被毁,石墙尚在。门外西侧有一石砌护坡,东有16级垂带踏跺,全长4.4米。石阶东侧有小石碾,再南去5.8米又有墙一堵,门毁,门外亦有16级踏跺,全长4.8米。院内外栽种棉桃、核桃、榆等树种。

宝华寺

1457359566581519.jpg位于八宝洞西南约1公里的“蟠龙山”上白云古洞山崖,行去迂回曲折,举步唯艰。此处绝壁千寻不可仰视,洞前有一巨石横卧,挡住半个洞口,人称影壁石。洞口左上方墨书“白云洞”三个大字。洞口面宽29.2米,进深23.15米,洞高2.76米。岩石呈白色云朵状故名“白云古洞”。洞内正面为神台,长8.9米,宽4米,高1.1米,砌砖踏跺6级,大台之上有小神台,当时建有六间殿。殿前的过亭基址尚存,面宽34米,进深4.85米,,前廊4柱。

正面大殿,中间佛像为如来,左为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右有天、地、人三皇。东厢房3间为祖先堂,供奉寺中的还有历代祖师牌位。西厢房是寺僧打坐的禅堂。此外,还供有孔子及其弟子神像。大殿东侧是厨房,供监斋大士。洞内尽东处置铁锅一口,洞顶滴水贮之,谓之“天井”。“宝华寺”建于何时无载。《承德府志》有如下记载:“白云古洞在县大阁镇东南七十五里,亦名朝阳洞,洞有双瀑对悬,飞流树杪,洞内有神像,颜曰宝华台,不知何时书。外种山桃百余株,春时绯红掩映,尤增胜致。”清代嘉庆年间增修过亭,时任土城子(今凤山)理事通判改书为“白云古洞”。

洞前平台下有塔林,全部被毁。对面悬崖石壁上有一洞口,离地面高约26米,洞宽4.62米,深26米,洞分两岔,各建神台土炕进洞须从山顶下绕,为常人所不能,是僧人打坐之所。

隐仙庵

白云古洞西南行0.5公里到哈哈洞,此洞在三洞之中居于最高处。其状半圆形,如人张口大笑,故得名。洞内有殿3间,民房式样,称为“隐仙庵”。隐仙庵建于1939年,殿中供奉阿弥陀佛,两边分别是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侍者有善财童子,龙女,韦驮等。两侧大殿供药王、监斋大士,院内塑鬼王像。

隐仙庵创始人为海生,曾有十六字宗派,至建国初期只传三代,尼姑心明已还俗。如今殿后碎石下落,流成一斜坡,并向坡下流去。洞南石壁之中有一缝隙,常年滴水,雨水丰盛之年水流漫溢,因石缝呈人字形故称“人井”。哈哈洞下边的同一悬崖之下亦有一洞,名为子午洞,无其它建筑,只存石墙一堵,灶址一处。

1989年白云古洞群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凤山戏楼及其它戏楼

凤山戏楼

a3156250_s.jpg凤山戏楼位于县内凤山镇中,它的始建年代地方标志无载,只《承德府志》卷十四、十二记录着与戏楼相对的关帝庙“建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按一般规律,寺庙对面多建有戏楼,它既是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佛事活动的附属建筑,因此戏楼的始建年代当在雍正十年前后,时间不会相距太远。

据传,凤山戏楼始建时间的规模和风格与普通戏楼一样,只有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有四根檐柱。整个建筑中无其他装饰物,彩绘比较简单。

随着清王朝政权的稳固,社会逐渐趋于稳定,口外移民增加,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凤山设四旗厅,四十三年改四旗厅为丰宁县,凤山遂成为丰宁县治所,乃一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清晚期凤山已发展成工、商繁荣的较大集镇。原有戏楼的规格一开始即与关帝庙规格不相协调,同时更不适应县城的祭祠和文化娱乐的需要。因此,到光绪年间,由凤山商会会长刘雅温发起,商会向各商号筹集资金,将原有的戏楼重建,较原有的戏楼有所扩大并提高等级。

凤山戏楼的重建年代,口碑资料莫衷一是。但戏楼后台有几处各地剧团来此演出的题记,其中最早的题为“京都德胜和班,光绪卅一年(公元1905年)五月十日吉会”的记载。就其戏楼建筑风格的繁缛,也充分表现了清晚期的咸丰、光绪卅一年之前或稍早些时候就已重修了。

1982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戏楼与关帝庙在同一轴线上,它雄浑壮伟,结构新颖,装饰华丽,以高超的建筑技艺,奇妙的构想,集建筑、雕刻、书法、绘画为一体而远近闻名,久有“口外第一楼”之称。

戏楼面宽12.88米,南北全长25.5米,由主楼和后配房组成。舞台进深4.12米,建筑面积328平方米,楼高12米,为砖、石、木结构。主楼用柱16根,八层条石台基,前后楼为勾连搭结构,前楼歇山卷棚顶,后楼较前楼宽为悬山挑檐,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均有勾滴,山墙磨砖砌成,安有卍字铁拨吊。该楼与其他地方戏楼不同的是前檐用柱仅为两根的减柱造,横跨面很大,需较大尺寸的优质木料承做大梁。台前两柱,使视野扩大,方便了观众,也是建筑史上的一项大胆的创新之举。在舞台稍后增加了两根柱子,即在舞台共用四柱,使用梁枋将四柱连成一个整体的四边形。后侧两柱用普柏枋与山墙的柱子相连,再与隔屏中的梁柱用穿插枋相连,其整体性和稳固性更为加强。在四边形的梁架上面,每角搭一根木头,形成一个新的四边形,叠次相加,逐渐收缩,使楼顶形成一个木结构的穹隆顶式,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道八藻井。藻井正中的天花为正方形方木交错而形成了16个菱形,14个等腰梯形,正中的八角形天花用8根方木平分为8个等腰三角形,上装镂空八卦天花板,代表了8个方位。八卦正中饰以下垂的莲蓬。

前台与后台之间用木屏板隔开,屏板上侧设一天门,较其他的门的尺寸略小,其上为券。门前上方安一木制滑车,天门和滑车皆为上演神仙戏剧时用以表现神仙从天而降的场面。与此相对应,在舞台中部,原设有一方池,上盖木板,池中安放数口大缸。方池是演鬼戏时小鬼上场的通道,大缸则是使演唱者的声音起到放大共鸣的作用。凤山戏楼是古代建筑中巧妙运用结构力学和声学的实例。

凤山戏楼正面红色圆椽下,装饰了九跴五昂斗拱,昂嘴为象鼻式。梁架内外苏式彩绘,除传统的汉纹饰、捆草、藩草、草龙、包袱、箍头外,还分别绘有花卉、《聊斋》、《三国演义》故事和《千家诗》内容。台口两处的雀替处各装一条张口披发、腾云拨雾的金龙,与大梁正中的火珠构成二龙戏珠式样。舞台东西两侧的雀替用彩带云朵相互盘绕而成,中间配以五蝠捧寿。

舞台后侧两柱之间用两根刻有吊篮的垂花隔为三部分,东西两部镂刻松、竹、梅三友,中间为松、竹的倒挂楣子。其上画有大幅《白蛇传》水淹金山寺故事。隔屏两边为上、下场的门,门楣上分别书有“歌风”“奏雅”四个金字,字为行书,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整个隔屏除牡丹、西洋回回进宝来等绘画和浮雕外,正中嵌一圆形镂空木雕,中为一似麟非麟、似牛非牛、绿毛金角的怪兽立于山石后面,如下山之势,头向右昂首张口,对着天上的太阳,虎视眈眈,实有贪天吞日的狂妄之态,当地百姓称其为“贪”。传说“贪”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在清代的衙门中亦常见,意在警告官吏不可贪心过重,鱼肉百姓。舞台正中挂一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巨额匾书“太平处”。

为了填补舞台两侧的空白,使舞台在宽阔中不失严谨之感,戏台两侧填建了两个燕尾墙,它破除了以往方方正正的规矩,随舞台的边沿变化呈菱形侧置其上。燕尾墙为影壁式,分顶、身、座三部,座又分三部,上下均为莲瓣砖雕,中间砌以镂空砖雕,构成须弥座。壁身是边框内嵌以立砌菱形砖,顶为清水脊筒瓦盖顶,悬山,檐下圆椽和飞椽之下装饰斗拱。小小砖屏,构思巧妙,做工精细,庄重典雅。

戏楼前柱上挂有木制半圆形雕字对联一楹,其联为:

蝶梦千秋株橘黄梁真境界

云璈一曲绵驹王鲍假衣冠

联中的“株橘”疑是“株离”。《公羊传》株离,东夷之乐曰株离。《史记》四夷之乐……西方曰株离。“今琉球士妓尚称株离”(见《周煌琉球国志》)。《辞源》绵与緜同。绵驹为战国时之善歌者,齐人。

上联的蝶梦,庄子梦自己化作蝴蝶,不知蝶为庄周,还是庄周为蝶。

凤山戏楼从整体观察,它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用料考究,其结构之新颖,装饰之华丽,工艺之细腻,方圆数百里上属少见。其彩绘、雕饰、书画结合并多用典故,且多具文人画之风。上下场门楣上的“歌风”“奏雅”四字,据口碑资料,是出自一途经此地的秀才之手,时至今日仍可视为大手笔。如果这一建筑没有文人的参与就不会有如此高的文化品味,它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上乘之作。

黑牛山戏楼

戏楼位于县内杨木栅子乡黑牛山西南侧,与原关帝庙相对,建于清光绪年间。

戏楼条石台基,基高1.4米,青砖砌壁,硬山卷棚顶,后台山墙砌有洞窗。六架梁,前檐四柱,石鼓柱础。面宽8.1米,进深8.1米,建筑面积65.71平方米,楼高7.9米。左右山墙各镶嵌一莲花雕饰。

后台有戏班子所留题记:①“顺天府大清县德□□□,李七在此一乐”。②“同升和班在此一乐”。③“河北福顺班”。④“京都福顺班”。⑤西二排山柱上留言有:“南元顺和班”。“顺天府大兴县河南□□□”。

198994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黄旗戏楼

戏楼位于县内胡麻营乡塔黄旗村西侧,根据口碑资料,该戏楼大约建于清雍正年间。

戏楼南北长15米、宽8米,前檐四柱,面宽3间,进深1间、卷棚顶,排山勾滴,砖石台基。中脊向后砌半壁山墙,下用块石垒虎皮墙,墙中留有砖券洞窗。上半部砌斗砖,应是后来修缮时改作而成。原有的筒瓦亦改作板瓦。

198994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木栅子戏楼

戏楼位于县内杨木栅子村中,建于清代光绪初期。

戏楼台基用条石为边,块石砌筑,基高1.7米、宽7.6米、长7.8米,建筑面积59.28平方米,高6.5米。前台四柱,硬山卷棚顶七架梁,山墙前部用过木梁与檐柱相连,过木下部留出空间。后半部为砖砌山墙,中间留有洞窗。1962年由该村对此维修,将筒瓦改作板瓦。

198994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辽东戏楼

戏楼位于县内天桥乡小辽东村内。建于清代。

砖石台基,基高1.6米,面宽9.1米,进深0.1米,高8米。勾连搭结构,前台卷棚顶6架梁,后台7架梁,硬山单檐鸱吻玉带脊。梁头饰兽头,柱头角科一斗一拱,象鼻翘、苏式彩绘,垂脊有兽。瓦顶已被改作板瓦。

黄旗戏楼

黄旗镇内共有戏楼两座。一处座落于镇内西侧,一处位于镇南侧,广场较大。

西楼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条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两间,楼高7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勾连搭结构,前楼卷棚顶,后楼硬山单檐五脊,苏式彩绘,保存较好。

南楼建于清同治间,条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前台长9.4米,宽4.5米,后台长12.6米,宽3.9米,用柱10根,建筑面积128.44平方米。勾连搭结构。前台卷棚顶,后台鸱吻玉带脊,硬山前檐一斗一升,象鼻耍头,苏式彩绘。黄旗是丰宁在同一镇中唯一建两座戏楼的地方。民国年间,黄旗是丰宁北部戏曲活动的中心。

附:丰宁古代戏楼一览表(199612月)

序号

    

 

      

 

1

大滩戏楼

大滩镇大滩村西


2

西庙戏楼

黄旗镇黄旗村西


3

南庙戏楼

黄旗镇黄旗村南


4

小辽东戏楼

天桥乡小辽东村


5

化吉营戏楼

化吉营乡村中


6

杨木栅子戏楼

杨木栅子乡


7

黑牛山戏楼

杨木栅子乡黑牛山村


8

富贵山戏楼

杨木栅子乡富贵山村中


9

塔黄旗戏楼

胡麻营乡塔黄旗村西北


10

凤山戏楼

凤山镇


11

洞上戏楼

土城镇洞上村西


12

柳条沟戏楼

土城镇柳条沟村


13

化营北戏楼

选营乡化营村北


14

八间房戏楼

黑山嘴镇八间房村东


15

土城戏楼

土城镇土城村东


16

三道营戏楼

五道营乡三道营村东


17

老爷庙戏楼

小坝子乡小坝子村东


18

清佛寺戏楼

四岔口乡李起龙村东


19

撒二营戏楼

大阁镇撒二营中


20

辛庙子戏楼

土城镇辛庙子村西边


21

西破庙戏楼

土城镇西破庙村


22

普乐寺戏楼

大阁镇西南角


23

波罗诺戏楼

波罗诺乡波罗诺村中


24

张百万戏楼

黄旗镇张百万村东南


25

南沟门戏楼

四岔口乡南沟门村东


26

杨草沟门戏楼

汤河乡大栅子村东


27

下庙戏楼

汤河乡下庙村北


28

九神庙戏楼

万胜永乡下洼子村


29

撒袋沟门戏楼

大阁镇撒袋沟门村南


30

山嘴戏楼

山嘴镇山嘴村西


31

外沟门戏楼

外沟门乡外沟门村中


32

九宫号戏楼

杨木栅子九宫号村


33

化皮甸戏楼

杨木栅子化皮甸村


34

曹碾沟戏楼

杨木栅子曹碾沟村


35

后店戏楼

杨木栅子后店村


36

何营戏楼

何营村东


37

波罗诺戏台

波罗诺戏楼原址


38

三间房戏台

土城镇三间房村


39

四间房戏台

土城镇四间房村


40

何营戏台

西官营乡何营村东


41

金营戏台

王营乡金营村南


42

王营戏台

王营乡王营村南


43

大草坪戏台

杨木栅子乡大草坪村


44

洪汤寺戏台

汤河乡洪汤寺温泉对面


45

连桂戏台

黄旗镇连桂村


46

东刘营戏台

黄旗镇连桂乡东刘营


47

东头营戏台

凤山镇东头营村大庙前


 

第三节  凤山关帝庙

凤山关帝庙位于县内凤山镇中,与对面凤山戏楼同在一中轴线上,为一组建筑群体。关帝庙建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寺院南北长62米,东西宽27米,占地1674平方米。

凤山关帝庙400.jpg关帝庙亦称关圣寺,庙前两侧有两根高大的旗杆夹在石制的旗杆座内,杆顶端安有铜制旗杆顶,顶高0.8米,口径0.17米。旗杆之间前有石狮一对,左雄右雌。后有牌楼一座,为四柱三间,四柱各用两块1.2米、宽0.673米的夹杆石固定。中间两柱各有抱鼓石保护,有八根斜撑支于牌坊前后,牌坊高7.32米,呈四柱三间式,瓦顶分三部分,中间高,两边低,鸱吻玉带脊,垂脊兽,檐下飞椽,中间一空为五铺座六跳斗拱,两侧分别是三铺座四跳斗拱,中间一空。门楣的主梁与副梁中间共分五格,两侧与正中分别是镂雕圆形喜字,周饰藩草,另两幅是宝相花藩草,副梁为草龙雀替,东西两间均为花叶纹雀替。斗拱之下有一竖匾,边饰云龙浮雕,刻有“与天地参”,意为参天地造化人间之意。过牌楼即是庙的院墙,墙分两部,下为虎皮墙,腰砖之上大红墙面,筒瓦盖顶。东西两侧各开一小门,门垛用石板为座,上雕狮头,其上青砖砌就,硬山筒瓦屋顶,大红板门,门上安有铺音。

山门亦作为过马殿。过马殿券门,门两侧各有一圆形洞窗。歇山、玉带脊,脊正中立一铜制宝顶,殿内两侧栏杆内分置泥马和马童,其高与真人等。殿东西各有钟楼和鼓楼,青砖楼座,券门对开。座上四柱,以梁枋相连,楼顶为筒瓦履盖,歇山挑檐。梁下四周饰以棱窗,窗下各饰潘草雀替。过山门即入庙中,院内青砖铺地,中间铺往大殿和两侧配殿及西北角门的甬道用块石铺砌,其纹状若冰裂。甬道正中有鼎炉一尊,炉的东西为配殿和僧房,东西厢房北侧至正殿建有抄手回廊可直入正殿。

东西两厢各有配殿3间,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顺山戗脊排山勾滴,东配殿供药王,西配殿供火神。僧房5间,板瓦清水脊屋顶。

正殿台基呈凸形,面宽17.15米,进深9.55米,建筑面积214.83平方米,高8.7米。条石台基,前有抱厦,用柱28根,抱厦3间,歇山卷棚顶。后殿5间,硬山玉带脊,前后呈勾连搭结构。整个屋顶用黄绿两色琉璃瓦盖顶,正脊中间装鎏金宝顶一尊。

抱厦正面主梁与副梁之间无枋,每间分别用三组一斗交麻叶头,每柱均有柱头斗拱,各麻叶头中间均饰象鼻。门上额为二云龙戏珠镂雕,东西间棱窗之下各饰藩草雀替。台基正中有垂带踏跺三级,官式做法,金青绿彩绘,整个殿宇庄严肃穆,宏伟辉煌。

殿内高悬巨幅匾额近百面,正中为咸丰皇帝御笔“万世人极”,无上款,仅于匾额正中上方刻一方玉玺印迹。其余匾额,书法极好,其书风各尽特色,均出自清代民初名人巨宦之手。

关帝庙正殿供关(羽)公塑像,高5米。右有周仓,左有关平,每年旧历五月十三日,大办庙会,香火极盛。戏楼唱戏,香客烧香祭祀,热闹异常。

关帝庙西院,原为城隍庙,大殿曾有清代丰宁知县张植(绰号“张八百”)书对联一副:“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

1982年,关帝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苏武庙

苏武庙亦名宏济寺,位于县内南关乡苏武庙村潮河北岸承丰公路北侧。现存正殿三间、小院一处,古松一棵。县文物管理所于1996年夏对正殿和周围院墙进行了整修。

苏武庙原建于村西公路南侧的潮河岸边,最初只供一个牌位,因庙址距潮河较近被洪水冲毁,因此后来将庙移往村西一南北走向的望庙沟内,处于不规则的条形地段上。

苏武庙前有古槐一棵,山门两边各有侧门,进入山门即为第一重院。门内东西两角有钟楼和鼓楼,东西两厢各有仓房(或配殿)三间,中间正面为一前殿,供奉龙王,观音。龙王面南,观音面北,两背相靠。与观音相对开一券门,由此进入后院,院内青砖铺路,空地遍植枣树。正殿前有古松两棵,殿内偏东处伫立一碑,分座、身、额三部分,碑额为双龙盘绕浮雕式,额中刻有“宏济寺碑记”五个篆书大字。

正殿前栽种粉红草本牡丹六丛。大殿为砖木结构,面宽三间,进深一间,鸱吻玉带脊,板瓦屋顶,飞椽。门窗为通间隔扇,金青绿彩绘,梁架为五架梁与排山结合式,殿内无天花板,为规格较高的“彻上露明造”,轻薄的方砖做望板,大殿明柱挂对联一副为。

牧羊塞外十九年艰难险阻   持节归朝数千载姓字馨香

殿内,中间供奉三宝佛,东间娘娘殿,西间为苏武殿。

苏武殿供奉苏武塑像一尊,正襟危坐,面有黄髯三缕,头戴风帽,身着披风,均为大红颜色。侍者站立两侧,其中一人手持符节,三人目视遥远,面有怀念故国之容。大殿正面悬挂一匾额,镌刻“为臣不易”四字,上款为嘉庆戊辰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下款为理事通判管丰宁事长白瓜尔佳氏郎清阿熏沐敬。殿北壁嵌长宽约25厘米刻石一方为“吞毡啮雪”四字,楷体,书风遒劲。西壁绘有大幅壁画“苏武牧羊图”,除此之外壁上多为各地瞻仰苏武庙的游客所题诗句,内容多为敬慕之词。壁中还嵌诗碑一面,镌刻诗二首。

其一                  其二

吞毡啮雪掺坚纯           十九年中不辱身

系帛空传雁有神           朱颜迎得白头新

正气不随符节敝           一官论赏浮云事

终归汉室做完人           遗庙长留万古春

前殿西侧门外一沟之隔的西山坡下,最早为三间戏房,供戏班子演员居住。山根下有清泉一眼,与东侧庙前的泉水相对,可供寺僧及来往香客饮用。寺庙东西两面山坡遍植桃树,每到春暖花开之时,在寺庙内外松柏杨柳的万绿丛中泛出点点粉红,与寺中的晨钟暮鼓相映成趣。

有关苏武庙的记载,见于文献的有《长安客话》、《昌平山水记》、《热河志》等。《承德府志》中有如下记载:“苏武祠在大阁儿东南二十五里,考顾炎武《昌平山水记》称塞外有苏武洞,或即此祠字之讹,今土人呼之苏公庙……。”

1929826日《热河公署档》内《丰宁名胜古物调查表》中有如下记载:“苏公庙创修于宋时年间,相传为苏武牧羊处,至宋时土人所感而修。”

根据《宏济寺碑记》记载可知,苏武庙何时从潮河岸边迁往望庙沟内无从可考,康熙五十年(1711年)开始进行了重修,规模扩大,历时5年时间,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才重修完毕。

苏武庙虽然建于塞外深处,却远近闻名,除陕西武功县苏公祠外,苏武庙是全国唯一供奉苏武的庙宇,因此有“天下第一庙”之称。

第五节  大阁普济寺

普济寺位于县内大阁镇西南角,即今之大阁一小及其附近,原寺占地6万平方米。普济寺俗名西庙,分东西两院,西院为关帝庙,地势较东院高出两米多,东院为佛爷庙。

普济寺的始建年代无载,根据口碑资料,该寺在明代以前就已存在,至清乾隆年间加以修整并有所扩大。该寺的塔林(和尚坟)在大阁镇后营房村第四村民组耕地(原为香火地)中,为耕作方便,“文革”期间将全部和尚坟挖毁。其中有一最早的和尚塔,挖出一蟹青釉龙凤仙人寿字葫芦顶大瓮,为元代之物。证明了口碑资料的正确。1943年,伪满洲军少将旅长戴元曾出资对关帝庙和仙家堂进行过修葺,并增置关帝铜像一尊。

普济寺占地广阔,殿宇高大,供奉神像繁多,其塑像和壁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不失为一座艺术宝库。

“普济寺”相传为乾隆御赐名称,寺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佛爷庙,山门之外路南侧有照壁一座,东西长15米,高4米。青砖须弥座。其上白灰抹心,清水脊,筒瓦盖顶,滴水瓦当,照壁与佛爷庙山门相对。

路北佛爷庙山门垂带踏跺五级、券门、鸱吻玉带脊、歇山、筒瓦盖顶。殿面宽进深各6米,高7米,红墙洞窗。门洞内东西两侧各有神像一尊为哼(陈奇,黄脸)哈(郑伦,黑紫脸)二将,像高2.5米,顶盔贯甲,手持降魔杵,怒目对视。进山门东西两侧为钟鼓楼,青砖砌座券门,四柱,歇山顶,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檐下四面满装围板。过钟鼓楼北去2米即为东西阎王殿,五间,面宽16米,进深6米,高5米。卷棚顶,飞椽,满装格扇门窗。殿内设南北向条形神台,台上分坐各殿阎君,每殿五尊。

五殿阎君秦广王坐西殿中间,黑紫面孔,头戴平顶冠,身着蟒袍,腰系玉带,横眉怒目,右手下指,若审案状。五殿阎君背后绘“下山虎”壁画一幅。

十殿阎君转轮王供于东殿,平顶冠,白色面孔,面目慈祥,双手捧笏板,背后绘一“穿云龙”壁画,云黑似墨,龙乘云势,张牙舞爪。两殿阎君共为十尊,表情、肤色各异,像高约1.5米。

东西两阎王殿的山墙之下,设有神台,上立判官头戴幞头,身着长袍,腰系玉带,足下薄底靴,怀抱生死簿,牛头马面两侧而立。依次小鬼,胸露筋骨,青面獠牙,手拿狼牙棒,勾魂牌。殿宇阴森,不寒而栗。

由山门步卵石甬路北行20多米即观音殿,面宽10米,进深20米,高10米,歇山,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飞椽、格扇门窗。观音殿内有神像两尊,前为弥勒佛,弥勒佛高1米,宽0.8米,双腿左盘右支,僧袍垂于两臂肘,袒胸露脐,大腹便便。圆脸,两腮微垂,张口大笑,遍体涂金。

弥勒佛后边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端坐莲台之上,发髻上梳,头罩青纱,身着白衣,袒胸,怀抱净水瓶,右手握一柳枝,使得殿内更显整洁而肃穆。观音坐像高2.4米,背有浅兰色佛光。莲台左右有善财童子和龙女,高约1.2米,均面向观音。善财童子赤身,腰围莲瓣战裙,双手合十,呈金鸡独立状。龙女立于右,绿衣白裙,腰系红带,顶挽云髻。

观音殿东西山墙下的神台上,站立四大天王(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脚踩八大怪。天王高约3米,各妖怪长约1米。天王头顶五佛冠,身着金甲,耳挂金环。四神各有兵器,魔礼青手持降魔杵,魔礼红手握红伞,魔礼海手抓白花蛇,魔礼寿怀抱琵琶,肩扛白鼠,各个青面红发,面目狰狞。

观音背后,面对观音殿后门站立韦驮护法神。像高1.4米,头戴缨盔,身着银色鱼鳞铠甲,足蹬战靴,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其貌体魁伟,威武勇猛,面如童子。

出观音殿后门,步甬道北去5米,路中置一香池,方形,长约1.5米,四柱,四角攒尖,圆顶。由此北12米即大雄宝殿,殿前立石碑两通,座高0.7米,长1.6米,碑高4米,宽1.2米,厚0.3米,碑石质细软,石色粉红。

殿前上石阶五级为殿前阅台,台宽5米,周砌花墙,墙高0.7米。大雄宝殿面宽16米,进深15米,高10米,硬山,排山勾滴,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前有廊,中间两柱各安金龙,凌空悬体张牙舞爪。满格扇门窗,方格天花,内绘满金团龙,姿态各异。

释迦牟尼端坐近北壁莲台宝座之上,座高0.6米,周围小妖十多个,高约0.3米,他们肩扛宝座,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佛祖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右手放于膝盖之上,左臂平端胸前,手作说法印(拇、食指成环形)。佛高3米,身着通肩大衣,头上有肉髻,螺发,双耳垂肩,眉目修长,双眼微睁。眉有白毫,背后有火焰纹的身光和头光。文殊、普贤分侍两侧,坐于青狮、白象之上。塑像线条简洁而流畅,棱角分明,工艺精湛,均有背光。佛像前的供桌上设置五供,供器高0.7米,供桌两侧设置木架,右放一长宽各约0.7米的红色木鱼,左放与木鱼尺寸大小的铁磬。桌下放置拜台,佛祖掩映于一黄一红的幔幛之中更显庄严。

东西山墙下的神台上,分坐十八罗汉。降龙与伏虎相对而坐。罗汉虽身着僧袍,但穿戴不整,有的挖耳,有的抠脚,抓头、捋眉,赤脚,麻鞋,草鞋不等,喜怒不同,肤色各异,姿态有别。

东西两厢分别是娘娘殿和药王殿各五间,硬山,排山勾滴,玉带脊,筒瓦盖顶,飞椽,满格扇门窗。

东厢房娘娘殿,东墙下的神台之上有小台,供奉“三霄娘娘”。“云霄”居中,“凌霄”居左,“碧霄”居右,像高1.4米,各戴凤冠,身着红色霞披,腰系玉带,双手持笏。其次是眼光娘娘居左,身着绿袍,怀抱一支眼目,送生娘娘居右,身穿红袍,怀抱赤身娃娃,其肩上、脚下左右围着十几个娃娃。

两廊下赵公明等站班神像四尊,像高1.2米。

西厢房为药王殿。药王头戴王冠,身着黄袍,腰横玉带端坐中央,左有药圣,身着绿袍,右立一穿紫袍者。殿内壁画为药王给龙虎治病的故事。三尊神像均黑色胡须,身高2米左右。

佛爷殿西山墙外三间普通瓦房,东间为当时主持禅房,西间为藏经室。距禅房20米处有三间西厢房,为伙房和寺僧住室,屋后是菜园。佛爷庙和关帝庙有墙相隔,墙上设门两院相通。

关帝庙另开山门,与山门相对为戏楼,这是北方关帝庙必备的附属设施。戏楼台基高2米,前后楼勾连搭结构。后楼硬山,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前楼为歇山卷棚顶,台前四柱,斗拱飞椽,檐下正中挂着一立式匾额,兰底金字上书“秦镜楼”三字。前后台间以格板,板上为窗棂。后台山墙开圆形洞窗,装卍字不到头窗棂。舞台两侧各有砖屏一座,须弥座,菱形砖斗砌壁心,清水脊筒瓦盖顶。

由戏楼北去30多米,上石阶三级即为庙前的阅台,宽20多米,东西长60多米。阅台东端有四合院一处,为“兴善坛”供“南海大士”,为民间戒烟戒酒的组织。

关帝庙山门外铺砌甬路,条石镶边,河光石铺面,路宽6米。门前竖旗杆两根,山门面宽6米,进深6米,高7米,歇山顶,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前廊金柱四根,柱高约3米多。进山门约20余米即过马殿,此殿除壁开洞窗外,其结构形式与山门同。过马殿三间,殿内东西两侧安狼牙栅,栅内泥马左白右黄,与真马同。全付鞍韂,马前站有马童,头戴软巾,身着兵勇服饰,足蹬薄底靴,面白如玉,与真人等高。马殿两侧各有殿三间,卷棚顶结构。卷棚顶东西两端另有房三间,东为南房,西为北房,专供庙会戏班演员居住。

过马殿西南侧戏房对面,有鲁班殿三间,宽12米,进深7米,高6米。硬山,玉带脊,筒瓦,飞椽。殿内神台上,三尊神像端坐、像高1.4米,道家服饰,鲁班居中黑发上梳,发结横插发笄,身着兰色道袍,双手捧墨斗于胸前。老君居左,须发斑白;灶君居右,身穿紫袍,发式与鲁班同。西廊下又有三尊站像约1.2米,均道袍服饰。

出过马殿北去20米的甬路尽处置香炉一尊,高1米,口径0.6米,生铁铸造。绕过香炉,上五级石阶,入前老爷殿,面宽4米,进深6米。关帝端坐神台之上,像高2米,红色面孔,丹凤眼,卧蚕眉,头戴软巾,身着绿战袍,五绺长髯,右手捋须,上臂可见金色铠甲,左手放于膝上。神像左前侧有一戎装骑马关帝小像,手提青龙偃月刀,顶盔贯甲端坐马上。神像前供桌上置一生铁小磬,约40多厘米大小。

前殿东西两侧各有偏殿三间,东为真武殿,西为禅房。真武殿内供真武大帝和龟蛇二将,均为黄铜铸造,真武坐像,龟蛇为兽首人身,像高均在1.2米左右。真武留长发,道袍两开,袒胸。殿中绘有真武修道的壁画。

过前殿走青砖甬路,进入后院,自成院落。院中有古松两棵,树高约15米,枝叶繁盛,松树北两侧各有石碑一通,赑屃为座,座长2.5米,高0.5米。碑高5米、宽1.2米,厚0.3米。石质细软,石色粉红。由两碑向北14米为老爷殿,面宽三间(约21米)进深20米,高12米。硬山,玉带脊,筒瓦盖顶,飞椽。前廊4柱,柱高4.5米,主梁与副梁之间无枋,每间用数组一斗交麻叶头支撑和装饰。廊内正面满格扇门窗,门高3米多,大殿内北墙下设有神台,台高0.7米,宽1米多,长约2米。台上有神龛直抵屋顶,关帝坐于龛内,像高2.5米,头戴平顶冠,身着绿色缎龙袍,双手持笏板,五绺长髯垂于胸前,长约1米多。丹凤眼,卧蚕眉,金色面孔,眼睑下垂,似睁似闭。

东西山墙下各有神台,台高0.3米,关平头戴银盔,身着银甲,足蹬战靴,手托印盒立于台上。周仑和关平相对而立,金盔金甲,手扶青龙偃月刀,黑紫面孔,络腮胡须。王甫头戴冠冕身着长袍,外罩开氅,双手托《春秋》于胸前。廖化和王甫相对而立,服饰与关平类同,双捧宝剑于胸前。

关帝前有供桌,桌旁有木架,架上放一铁磬,大约长0.6米。两侧山墙上绘有《三国演义》中与关帝有关的壁画。壁画虽出自匠人之手,但人物比例准确,线条简洁流畅。两侧另有神像高约3米。1943年,殿内壁画由大阁后街匠人李本生重新彩绘。

由戏房向西约30米,靠近西院墙处,有三间财神庙,内供财神(比干),坐像高约1.4米,头戴宰相乌纱帽,身着大红龙袍,五绺黑须垂于胸前,腰横玉带,手持笏板,白色面孔,相貌慈祥。两廊之下各站神像两尊,像高1.2米,手托元宝,怀抱聚宝盆、摇钱树、珊瑚。

戏房向南20米,有四间南房,与此房西山墙相接有2米高的砖墙通至西墙,墙南另成一院,院内东房三间为大仙堂,内供狐(狸)黄(鼠狼)白(兔)柳(蛇)灰(刺猬或鼠)牌位。1943年秋维修关帝庙之际,就此改为塑像,像高1米左右,均为清代服饰,头顶缨帽,身着马褂,龙袍箭袖,足蹬黑靴。中间为白须老翁,其他像均为黑色胡子。

老爷殿东西山墙之外均为菜园,庙后亦有香火菜地。清末民初,大阁开展建立学堂运动,农商两会经与当时住持真缘和尚协商,在东院佛爷殿西侧建僧房三间,寺僧移住东院,其余空房均辟为教室。院内菜园改作操场,殿内所有神器保存完整,大约50年代初期,才逐渐损失和拆毁。

第六节  其他庙宇

宝盖寺

宝盖寺,亦名洞山,道教建筑。位于县内凤山镇东北约1.5公里北半山腰处,占地约700平方米。据清末凤山书画家秦敏卿八十二时绘《洞儿山图》题跋记载,“丰宁县郊外三里许东北有洞山,溯自前清嘉庆年间,知丰宁县宝镇公所开科房经书等捐资督工创修。”

该寺下临东北牤牛河的支流,越河踏石阶142级即至山门。寺院周边用块石倚山势错落垒砌护坡院墙,石墙之上砌青砖垛口。山门在寺院西侧,门前有石狮一对。门楼歇山,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券门,大红板门,上安铺首,下饰门钉,进山门院中方砖铺地。山门西侧正房三间,厢房一间供道士修炼和进餐之用。由山门右拐,即为正殿区。前有牌坊一座,四柱三间,筒瓦盖顶,檐下装饰斗拱。牌坊正中挂一匾额,上书“宝盖寺”三字。牌坊稍后两侧各有钟楼和鼓楼,条石台基,青砖砌座,券门,鸱吻玉带脊,筒瓦歇山顶。钟鼓楼东侧下有小仙庙一间。

过山门有正殿三间,称大佛殿。大殿紧靠山崖,系就山洞接出,此建筑是初创时所建,条石台基,歇山顶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垂带踏跺四级。正殿西侧岩壁上刻杨鼎隶书“太古”二字。

正殿东去过东小门外有四角攒尖凉亭一座,有滦阳太守涂明阿书“倚苍亭”匾额。亭迤东有客舍四间,条石台基,板瓦屋顶,民居式样,悬有一匾,上书“屏聚山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倚苍亭后,靠山处凿石洞三间,并添修娘娘庙。条石台基垂带踏跺,硬山卷棚顶。娘娘庙东间前有碑亭一处。民国时曾将娘娘庙重修。佛殿迤西就山接盖山神庙一间。

站在宝盖寺可远眺山川村镇,寺院周伟被槐、榆等树所掩映,一道清流淌过寺前。寺院占地虽小,但布局合理,设计巧妙,线条活泼流畅,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因之一年四季来此观光上香者络绎不绝,同时也给寺中带来不小的香火收入。

1948年住持道人为王元利和师弟杨元增两人,以后均为临时道士。19485月后杨元增回了后营子二道梁原籍,土改时寺庙被全部拆毁。

凤山文庙

文庙,位于县内凤山镇中学胡同东端。南北长39.85米,东西宽21.2米,占地844.88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配房六间。

文庙,有旗杆两根,石狮一对,石狮东侧立有一碑,上刻“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正门为魁星楼,垂带踏跺,券门,青砖砌成,如城楼结构,上有垛口,建一楼。楼为单檐,歇山,玉带脊,券门,圆形洞窗,内塑魁星一尊。楼两侧各开小门,门内分为前后殿,前殿为大成殿,供孔圣人,建在一平台之上。台高一米,垂带踏跺,周砌虎皮石,上履条石。殿建于平台后侧,殿前留有一广场。大成殿五间,硬山,清水脊,筒瓦盖顶,殿有前廊。解放初已拆除。东西厢房供奉72贤人牌位。

现存大殿五间为凤山书院。面宽16.57米,进深6.35米,原为六架梁,前有金柱,卷棚顶,硬山墙,筒瓦盖顶,彩绘。

大殿西山墙嵌《徐孺人传》碑刻一通。

1989年被丰宁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南佛爷庙

佛爷庙位于县内凤山镇西南角,承丰公路西侧,占地约33300平方米。

本名“净泉寺”,原为僧住,不知何年,改住道人,更名“净泉观”,俗称“井泉观”。因院内有一口古井,故名。

庙前有一广场是举办大型庙会的场所,前有山门,山门两侧供四大天王,进入庙内,中轴线上是弥勒殿,殿前有韦驮像,左右为钟鼓楼,殿内弥勒后背为倒坐观音,过弥勒殿为大雄宝殿,内供如来佛祖。大雄宝殿以北另有殿宇数处,供奉佛、道各教神像。

庙的西部有阎王殿,东部供有太上老君、鲁班、子孙娘娘等各类神像以及道士的生活区。寺观由龙门派道士居住,1948年尚有第二十五代名叫李信芳的道士住观。

南佛爷庙,建于何年已无籍可考,清末曾重修一次,其殿宇建筑形式大部为板瓦盖顶,但占地面积较大,寺庙历次受到破坏。

东龙王庙

龙王庙位于县内大阁镇东北栅子外(现建设局外),建于清代,占地约3300平方米。大阁镇内除关帝庙(普济寺)外,龙王庙当属规模较大者。

龙王庙山门外有一广场,广场南端为一戏台,高1.5米,每逢唱戏,临时搭建戏棚。广场北20米即为山门,门内北约16米有正殿五间,硬山玉带脊,筒瓦盖顶,挑檐,飞椽,满格扇。龙王端坐大殿中央神台之上,头戴冠冕,身着袍服,外罩开氅,双手紧握笏板,白面,黑须五绺。左侧为火神,身穿红袍,赤面红须。右手托一火鸽,左手放于膝上,头挽发结。右侧马王赤面红发,三头六臂,脑门竖置一眼,人称马王爷三只眼,手握翻天印等各种宝物。虫王、苗王、牛王在左侧,服饰与龙王类同。右侧山神,头戴缨冠,身着连环锁子甲,五绺长髯,右手持开山大斧,脚蹬战靴。山神右侧为土地,须发斑白,身着茶色袍服,手扶拐杖,头戴员外方巾。土地右侧为城隍,头戴乌纱,身穿紫色朝服,腰系玉带,双手持笏。神像均高1.4米。

东西两廊神台左立雷公,赤身,腰围树叶战裙,背生双翅,右手握锤,左手持鑚(子),通身蓝色,鹰嘴猴腮,双目圆瞪。右居闪电,面对雷公而立。头生黑发系云髻于顶,身着粉色上衣,下围白裙,腰系丝绦,双手各持铜镜,貌如年轻女子。风婆立于雷公之侧,白发苍苍,身着古铜色长袍,袍内衬白裙,右肩搭一风袋。闪电之侧立有雨伯,头戴青色圆帽,如平顶道冠,身穿蓝色短衣,腰结布袋,青裤,长筒白袜,青鞋。其右手横于胸前握一小旗,左手下垂面对风婆而立,男青年像貌。其次两尊夜叉,赤身,骨瘦如柴,腰围树叶战裙,一手握三股杈,另一手执狼牙棒相对而立,全身一绿一蓝,红口白牙,两耳红色毫毛,头顶两尖,眼珠一红一绿,面目狰狞,高约1.2米。

龙王庙东西两侧各有普通房间三间,山门东西两侧各有普通房子五间,青砖围墙。

森吉图庙

森吉图庙位于县内外沟门乡(原名森吉图)外沟门村北侧山根处。创建于清代,占地914平方米,有三重大殿,两进院子和东西厢房。该庙未见山门,可能过马店兼做山门。过马店东侧开一小门,庙院东西墙角处是原来的钟鼓楼。进入庙内第二重殿是娘娘殿,殿前有古松一棵,其后即为老爷殿。西厢的两座配殿早年拆除,现存东侧九神庙和僧房两座。

庙内殿宇,其结构和形式基本相同,条石台基,垂带踏跺,砖木结构,硬山。过马店面宽8.97米,进深5.31米,娘娘殿面宽9.5米,进深6.74米。老爷殿面宽10.5米,进深7米。九神庙面宽8.15米进深6米,僧房面宽9.92米,进深5.2米。全院长36.23米,宽25.78米。

1989年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峰潭石庙

石庙位于县内凤山镇东头营跑场村元宝山西南坡。庙北20米即为宝峰潭石洞,洞深100米,进洞初可直立而走,向内渐次低头弯腰继而蹲行,洞穴尽处有一深约1.75米形如小井的水坑,水从石缝溢出而积于坑内,水深70厘米,清凉甘甜。宝峰潭当指此水命名。

洞前石庙一律用大块石头雕凿而成,庙宇块石基座,座上共用7块石头分别凿成鸱吻玉带脊、筒瓦盖顶、硬山(前后坡用两块石)以及四块屋墙。面宽1.61米,进深1.01米,正面券门,门上一匾,上书“宝峰寺”三字。门两侧刻有斜方格纹饰,右侧门边刻“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九月敬献”。纪年左右两垛雕刻对联一楹为:

风调雨顺资神佑

物阜民康荷圣恩

该庙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子庙

台子庙位于县内鱼儿山镇同胜永村台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有两进院落,东、西、南均有建筑,因年久失修早年即已拆除。现存正殿三间,面宽10米,进深9.1米,高8米,建筑面积91平方米,条石台基,砖木结构,硬山鸱吻玉带脊,吻头已失。筒瓦屋顶,顺山戗脊,脊下有沟滴,五架梁,前有插斤,檐有飞椽。

三间正殿,中为关老爷,东间娘娘,西间龙王。殿内壁画犹新。“文革”十年动乱期间,群众为保护古老艺术曾用薄泥浆将壁画涂盖。

老爷殿北壁画无存,东西两壁均为三国故事,采用平涂与立粉边的画法。东西两壁共22幅,每壁用墨线划出方格三条,绘画1幅;上侧从南向北分别是:辕门射戟、大破黄金(巾)、苏张进马、桃园三结义。中:上马送金、张辽义让黄土山、陶公祖三让徐州、鞭打督邮。下:封金挂印、魏王送马、下马送银。南壁,由南向北均为过五关斩六将壁画。

东间娘娘殿壁画较完好,两壁均绘娘娘出行图。西间龙王殿绘龙王行雨图。三间殿内山尖均有丹青神仙故事,东西两殿后壁亦绘丹青山水。均用线描技法,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节  古塔

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县内凤山镇西南4公里,岸口村北、牤牛河西岸一座近河的山岗上。塔为青砖砌垒,实心,七层的密檐塔,高约20多米,直径约5米。清代建县初期,某知县认为凤山镇四周风水很好,美中不足是文风颇弱,修此文笔塔,向北点出,以求代代出文士。据说,此后出过翰林、知府、知县。

王骡子沟砖塔

王骡子沟砖塔(俗称和尚坟)位于县内凤山镇东头营王骡子沟内。

砖塔处于高台地北侧的环形山湾下的山林之中。东距乌拉海营1公里,西南距凤山镇2.5公里。砖塔原属凤山关帝庙的塔林,现存琉璃塔1座、砖塔3座。琉璃塔的塔基为边长3.33米的正方形,塔基上为须弥座,高1.4米,底边1米,质地为石质,须弥座刻有莲花纹。塔身为覆钵式,高1.55米,塔刹被毁。塔身内镶牌位,上书“丰邑本城,关帝庙,开山第一代(上)保(下)林性公老和尚之宝塔,大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季春徒□清、智、监、孙隆、钵军敬立”。其他三个砖塔结构与主塔基本相同,塔刹全部被毁。从现存痕迹分析,塔刹和相轮均为砖筑。

附:丰宁古塔一览表(199612月)

序号

      

时代

      

备注

1

塔前塔遗址

胡麻营乡黄旗村南


2

塔沟塔遗址

胡麻营乡塔沟村


3

西沟门“塔坟”墓葬

四岔口乡西沟门北村旁


4

王骡子沟和尚坟

凤山镇乌拉海营村


5

白塔

大阁镇东白塔村


6

王营塔沟(遗址)

王营乡塔沟村北


7

文笔塔

凤山镇岸口


 

第八节  清代县衙

清代丰宁县衙位于县内凤山镇。 其建筑形式,按清代县衙《营造则例》营建,《承德府志》载文为:“丰宁县署:在土城子。乾隆元年由八沟东沟理事通判改设移驻于此,三年通判常永建。四十三年改丰宁县,即以理事通判管丰宁事,仍其处。嘉庆元年,通判宝德重修,十八年通判西林祥请修葺。二十一年通判福克金布重修。署衙周二里五十三步,距土城二百余步。中为大堂,前有露台、为甬道,大堂牓曰‘先劳无倦’(通判德谦题)。大堂前东西廊为书吏科房,南为仪门,门外左右为皂役房,又左而东为马号,前为土地祠;其西为典史署,由仪门至大门牓曰‘理事分府管丰宁事’。大门外东西栅各竖木枋,左曰‘安民’,右曰‘绥旗’。南为照墙,大堂后为二堂,堂之后为三堂,三堂后为内宅,大门外东南改为凤山书院,距县署仅数十武。”

附:丰宁县清末县衙组织系统《丰宁县书吏》及清代丰宁知县花名表

清代《丰宁县书吏》

谨呈:今将本衙门一切须知事宜,理合造册呈送,须至册者:

计开:

本衙门所属四旗巡检:

镶白旗土城子巡检,

镶黄旗大阁巡检,

正白旗郭家屯巡检,

正蓝旗黄姑屯巡检。

本衙门兼辖十二汛:

土城子千总,黄姑屯千总,

森吉图千总,大阁儿把总,

郭家屯把总,白虎沟把总,虎什哈把总,上黄旗把总,

中关把总,荒地外委,邓家栅外委,林家营外委。

本衙门各房书吏:

吏礼房书吏,承办官员升迁季报考校,并验放乡排领拔,保甲点卯,以及一切婚姻、僧、道祭祀、领发义学师生膏火银两、及编排保甲门牌循环薄等事。

户镶黄旗房书吏,承办镶黄旗一切地亩钱粮等事。

户镶白房书吏,承办镶白旗一切地亩钱粮等事。

户正白房书吏,承办正白旗一切地亩钱粮等事。

户兵东房书吏,承办正蓝旗东路地方一切地亩钱粮,并办镶黄、正白两旗车马领发、递马工料以及接递过路公文等事。

户兵东房书吏,承办正蓝旗东路地方一切地亩钱粮,并办镶白、正蓝两旗车马领发、递马工料以及接递过路公文等事。

刑镶房书吏,承办镶黄和镶白两旗一切刑名等事。

刑政房书吏,承办正蓝、正白两旗一切刑名等事。

工房书吏,承办一切工程、大差事宜以及山场、水植等事。

仓房书吏,承办一切仓粮斗税以及官俸役粮等事。

承发房书吏,承办一切收发文移呈状以及认退各役并钱债等事。

本衙门各班头役

头快头役、二快头役、头壮头役、二壮头役、头皂头役、二皂头役,以上三班头役名俱载于后。

本衙门:设民壮二十名,凡迁听差,在于各班扈役内,挑选听用。

本衙门:设仵作一名。

本衙门:额设门子一名。

第九节  清真寺

大阁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县内大阁镇,清代巡检司衙门路西。寺院东西长52米,南北宽45米,面积约2340平方米。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民国16年(1927年)维修。

清真寺东西向院落,正门垂带踏跺,面宽5米,进深6米,高6米。门口宽2.8米,高约3米,前有金柱两根,柱高约3.5米,柱径0.4米。上饰蝶形透雕,雀替,硬山,挂博风砖,鸱吻,玉带脊,脊高约1.2米。前后坡有马头墙,每侧脊兽七个,山墙出三层拨檐,飞椽,椽上挂木瓦口连檐,筒瓦盖顶。油松门口座于石制门礅之上,框前蹲石狮一对,狮与门枕石连为一体。大门上下两端包铁皮,上钉大帽门钉,门中安有门钹一对,上坎安门簪一对,面刻牡丹花,花心处刻阿拉伯文“都阿”蓝底金字。门上梁与枋之间用一斗交麻叶头支撑,间距约1.2米为一组,麻叶头之间的装板宽约0.3米,外侧绘有梅、松、竹。门上悬挂长3米、宽2米匾额一块,蓝底金字,上书楷体“清真寺”三个金字,书风遒劲。

正门内,两侧装狼牙栅,高1.2米,用来保护墙上壁画。其壁画内容有《回教原来》,《唐明皇夜梦缠头》等故事。大门内无天花为彻上露明造式。望板椽檩均有髹漆,梁、柱、瓜柱为传统立粉彩绘图案和花卉等。

正门两侧开有偏门,门宽1.8米,门高3米,青砖,硬山,挂博风砖,四不露木,滚龙脊(脊高约0.5米),筒瓦盖顶,脊两端为黄琉璃龙头。门坎外门枕石上有鼓石一对,棕红油漆大门,上装门钹。正门与南门不常使用,平时只走北门。

大门内为第一重院,北房五间为沐浴室,南房五间为伊斯兰小学。由大门至二门15米,二门面宽4米,进深5米,磨砖对缝,硬山挂博风砖,滚龙脊,筒瓦盖顶,黄琉璃脊头,戗檐雕刻人物,砖雕精巧,椽上瓦口连檐,檐下悬挂一匾,匾长3米,宽2米,上书“认主独一”四字,另有小字是始建清真寺捐款人名。门上亦为“彻上露明造”,全部髹漆,并皆有立粉及彩绘。二门两侧青砖砌墙,分设有月亮门。墙上的白灰亮面绘有“西域宝塔”及“汤平”(一个盘,盘中有壶和一顶帽,象征回族)礼节等。

二门内放置公用葬匣和鸭嘴棍(板子)、静鞭(惩罚违反教规的刑具)。

过二门入第二重院,院内青砖镶边、卵石铺面甬路,路宽1.5米,通往礼拜堂和阿訇住所。

从二门向西18米,即为礼拜堂,礼拜堂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垂带踏跺七级,殿前有阅台,块石垒砌,台高0.9米,周砌青砖花墙。大殿面宽(五间)20米,进深13米,地面至望月亭全高约25米。大殿前有廊,廊柱四根,立于石柱础上,柱高7米,廊宽约3米,前殿与后殿连成一体为勾连搭结构,斗拱飞椽,瓦口连檐,硬山鸱吻玉带脊(脊高1.3米),筒瓦盖顶,排山沟滴,前有马头墙,上饰七个脊兽,前后殿约12米。檐下悬挂匾额一块,长3米、宽2米,蓝底金边,上书“礼拜堂”三个金字。

前后殿南北山墙各开窗户,窗上起券,再上砌出半门楼式雨罩,小巧玲珑,惟妙惟肖。斗拱,飞椽,滴水筒瓦,房脊皆为立体砖雕,刻工细腻,比例准确,具有较高工艺水平。四个窗户的窗棂,分别为冰梅和青蛙跳井图案。据说制此种窗棂,不具备七把方尺难以做成。

后殿歇山顶,鸱吻玉带脊(脊高约1.3米),筒瓦盖顶,山墙之上砌有马头墙,上饰脊兽七个。

“望月亭”座于后殿正脊之上,为六角攒尖顶,挑檐,檐下装斗拱多层。亭上原为铜制鎏金宝顶,后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撤换成黄琉璃顶子,顶高约2.5米。

大殿正面为满格扇门窗,门高四米,门上窗棂图案新颖,制作精巧,殿内青砖铺地,上敷地板,板上铺地毯,地毯上再铺羊绒白毡。

礼拜堂内东西宽8米,南北长20米,可容纳二百多人做礼拜。

西墙正中有壁龛,高2米,宽约2.5米,龛上起券,内挂蓝底金字“都阿”。龛前设领拜之毡垫,供阿訇领拜之用。大殿西墙上4米高的地方悬挂三块匾额,长3米、宽2米,金边蓝底,南侧上书“无极真元”,中间为“开天古教”,最北上书“大圣仁慈”金字。大殿天花上悬挂四十八盏宫灯,六角八角不等,样式各部相同。灯架为乌木雕刻制成,内镶彩绘玻璃,宫灯高约一米多,灯上饰以串珠灯穗。大殿内所有木座上均有彩绘,金边立粉,殿堂内装饰得金碧辉煌。

大殿西北角设“班克楼”(阿訇讲经的地方),楼高2米,门1.2米,如意踏跺九级,边设栏杆,栏高1米。“班克楼”牌楼式样,上台阶过楼为一平台。“班克楼”均为楠木雕刻,梁架斗拱,飞椽歇山挑檐,滚龙脊,戗脊、脊兽、筒瓦滴水一应俱全。其材料之名贵,工艺之精巧细腻,堪称艺术佳作。

由大殿向北约30米,有北房九间,面宽约29米,进深6米,硬山,滚龙脊,筒瓦盖顶,飞椽,脊高约0.7米。房前阅台,台边青砖花墙,这里供“阿訇”、“寺掌教”、“海里牌”居住和办理宗教事务之用。另有经屋,内设茶几,硬木太师椅数把,硬木八角八仙桌,硬木雕刻经厨一对,厨门雕有圆形“都阿”或“都瓦”。

清真寺院内有古树十多棵,槐树在150年以上,另有杨、柳、赤怪柳等树种分布于两座院中,参天的古树与金碧辉煌的古建筑交相辉映,更显古寺的幽静与肃穆。

大阁清真寺的建筑工匠系从天津聘请而来,其建筑体量高大,用材质量好,工艺之精湛,设计之精巧都是少见的,如果凤山戏楼称“口外第一楼”,清真寺则应称“口外第一清真寺”。

凤山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县内凤山镇西侧,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占地约1100平方米。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有房舍30余间。

该寺由于四边环境影响,只好将门开於大殿之后。全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30米。围墙底座砖石砌成,上抹白灰,墙顶青砖垛口。两侧用阿拉伯文书写八个大字,汉译为“体认独真”,“惟静唯一”。西墙开有南北两门,南门无门楼,只在墙中安门,门上起券,铺首衔环,门下如意踏跺三级。进门向北绕过大殿方可从东进入殿内。北侧门前围一青砖花墙,门楼面宽2.5米,墙砖砌就,硬山,正脊和顺山戗脊均为黄琉璃构件,小瓦盖顶。门垛内侧蹲石狮一对,板门有铺首。进门南拐至大殿前,面宽五间,高约7米,前有廊,廊内满格扇,两垛为迎风压板,其上砌青砖,硬山玉带脊,正脊与戗脊均用琉璃构件。灰筒瓦盖顶。中门前有托板,供穆斯林礼拜放鞋之用。门均为花棂窗门,门上挂两块大匾,其中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万岁牌”并诏示,不准任何官兵占据和干扰礼拜活动。殿内铺木质踏板。

大殿后坡建有望月楼(亦名亭子),六角攒尖,顶子高约5米。大殿后边分别有三间和二间卷棚顶房子均与大殿构成勾连搭结构。南侧为三间,在房脊之上另建门楼一个,门楼檐下书“清真寺”三个大字。

往里进二门,北侧有沐浴室和教长室,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东西是讲经室。

第十节  天主教堂

凤山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位于县内凤山镇城子后胡同内。教堂最初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占地2047.3平方米。东西长59米,南北宽34.7米。院墙为条石基础,下半部虎皮墙,青砖腰条,其上白灰抹面。正面院墙加筑12个砖柱。共开三门,最西侧当为正门,面宽3米,进深4米,高6米。券门,两垛用迎风压板为座,其上青砖砌就。券为条砖立砌,滚砖镶边,其形若一扇面,扇面两端饰卷云纹砖雕。券上正中饰一若捆草状花饰。两侧各饰以绿叶为地的浮雕桃子。桃子之上为一方形池子,条砖镶嵌双层边沿,内层四角各饰的西式装饰。其上三层出檐,檐上砖做正方形方椽,其上滴水,瓦当,平顶门楼,上砌三角形作为最上部的西式装饰。三角形两侧边,单砖镶边出沿,并有一定弧度,并在中间又作一小三角形与另一边形成对称。三角形底边,近屋顶处饰草叶纹饰。在大三角形的两侧又饰高50厘米,宽40厘米的立式饰物。

中门,其门与正门高度相近,较正门结构简单。面宽2米,进深约3米,整个门楼的几大部件两端均以须弥座为装饰,其门两垛以雕石为座,垛抹白灰,其上为须弥座。门楣亦用条砖上下出沿构成须弥座式。座间分成三格,格中用板瓦与筒瓦兼用,构成花纹。其上亦用砖作方椽,椽上为檐,檐上亦砌如正门之方形池子。门垛两须弥座上亦立砌方形装饰物。

天主教堂分东西两重院,从正门进入第一层院,正房四间,西厢房七间,门道房三间,均为条石台基,虎皮坎墙,圆椽,板瓦,清水脊,为清代民居建筑。从门道屋檐下东行则进入东院,东院无正房,只有三间门道屋、四间东房和五间西厢房。西厢房是当时该院的主房,做为礼拜堂使用。礼拜堂面阔17.71米,进深5.85米,高6.85米,条石台基,青砖砌墙,板瓦屋顶,皮条脊,三明两暗。中间开一门,门与两侧小窗均条砖起券,券上亦用滚砖砌成一人字,与下侧门窗券形成三角形,其人字的两脚与门两侧的分节式装饰物相交,构成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天主教礼拜堂。天主堂当时的神父是比利时的梅灵仿(中文名)。后调入何营天主堂,由荷兰的杜金瓶(中文名)接替。日本投降后,天主堂解散,神父梅灵仿从何营撤回后死于凤山,葬在滦平县老虎沟,荷兰杜金瓶回国。

1989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营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位于县内何营村。教堂于民国年间购置土地,伪满洲国前期建成。1939年前后,原有房屋三十多间,有正房和厢房。分别用作宿舍、伙房、礼拜堂等。

原作礼拜堂的西厢房为五间半相通的大房,南北两侧各跨二间小房,前有四间大房,一间小房和门脸,包括马棚、仓房、杂库。目前保存下来的有神父的居室,饭厅厨房和堂房。两侧的跨房是修女的住所,面宽25.6米,进深8.12米,建筑面积207平方米。用条砖立砌为台基,通体砖墙,板瓦屋顶,清水脊。中间开一门,门为两重,第一重门两侧为竖直的砖垛直通屋檐以上。两垛之间与屋砌成一个平台,其上正中砌一上小下大的六边形装饰,装饰内亦开两个券门。其下用木质材料装一券门。过券门约2米,进二门,门为中国式样的木制门框,门两侧各置小窗,窗上起券。

当时教堂有比利时神父1人,中国名叫梅灵仿,有修女23人,负责育婴堂的日常工作。

附:丰宁古代建筑一览表(199612月)

序号

  

 

   

 

1

塔沟辽代寺庙遗址

王营乡塔沟村北


2

萧银宗梳妆楼遗址

大阁镇北园子村


3

大石窑庙址

杨木栅子乡北庆沟


4

关帝庙

明初

外沟门乡外沟门村


5

天财梁庙

明初

外沟门乡外沟门村


6

白云古洞(朝阳洞)

明代中叶

黑山嘴西

住持曹洞宗和尚“海光”

7

关帝庙

清顺治

黄旗村西

住持仁策

8

普济寺

清顺治

大阁镇内

住持真慧(解放前夕)

9

菩萨庙

清顺治

南辛营村


10

关帝庙

清初

塔黄旗村


11

水泉坝清真寺

清初

外沟门水泉坝


12

娘娘庙

清康熙初年

外沟门乡森吉图村


13

上方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选营乡三道营村


14

凤山镇清真寺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凤山镇


15

月珠寺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土城镇四间房村


16

九神庙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四间房村合亲沟


17

宏济寺(苏武庙)

清康熙五十年

苏武庙村

雍正五年重修

18

涌泉寺

清康熙五十七年

王营乡黑山村

乾隆二十七年重修

19

东山神庙

清康熙

石人沟乡东山神庙村

住持能泉(解放前)

20

关帝庙

清康熙

水泉坝


21

△白塔寺

清康熙

北头营村


22

关帝庙

清康熙

大阁镇东白塔村


23

僧吉图清真寺

清康熙

外沟门乡


24

清泉寺(净泉观)

清康熙

凤山镇


25

娘娘庙

清康熙

南二营村洞山


26

双兴寺

清康熙

厢黄旗村

住持海顺

27

赴会寺

清康熙

波罗诺乡

住持海净

28

关帝庙

清康熙

南辛营村


29

灵通寺

清雍正五年(1727年)

胡麻营乡塔沟后大庙村


30

凤山关帝庙

清雍正十年(1732年)

凤山镇

解放前住持龙博

31

大阁镇清真寺

清雍正十年(1732年)

大阁镇


32

金云寺

清乾隆元年(1736年)

凤山镇刘营村


33

嵩峰寺

清乾隆六年(1741年)

西两间房


34

肇兴寺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石人沟乡头道营村


35

会云寺

清乾隆

波罗诺乡哨虎营村


36

宝会寺

清乾隆

东头营村

住持真如

37

娘娘庙

始建不详,乾隆年焚毁

和尚窝铺村


38

△北观音寺

清嘉庆四年(1799年)

大阁镇撒袋沟门村


39

宝盖寺

清嘉庆四年(1799年)

凤山镇元宝山沟


40

大滩庙(两座)

清乾隆

大滩镇


41

凤山文庙

清道光八年(1828年)

凤山镇中学胡同


42

宝峰潭石庙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

凤山镇跑场沟村元宝山



洪汤寺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洪汤寺村

住持明琳

44

凤山天主教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凤山镇城子后胡同


45

平山清真寺

清光绪

窄岭平山村


46

玉皇庙

清光绪

大阁镇内九龙山


47

龙王庙

大阁镇内


48

西沟门古庙

波罗诺乡河南村


49

光帝庙

波罗诺乡波罗诺村


50

九神庙

凤山镇


51

河神庙

凤山镇


52

财神庙

凤山镇


53

白旗观

凤山镇陶来营村


54

何营教堂

1939

何营乡何营村中


55

灵通寺

南关乡古房村


56

娘娘庙

北黄土梁村


57

△南观音寺


塔黄旗村


58

△千佛寺


土城镇千佛寺村


59

△千佛寺


凤山镇千佛寺村


60

观音寺


凤山下官营村


61

上黄旗南庙


黄旗东村

住持大山

62

八间房庙


黑山嘴镇八间房村

僧道合住

63

于成龙家庙


黑山嘴镇八间房村

僧道合住

64

广元寺



僧道合住

65

塔沟龙潭庙


胡麻营乡塔沟村

僧道合住

66

广灵山道观


凤山镇广灵山

门志山、徐守界

67

老母庙


西两间房村


68

四道营关帝庙


五道营乡四道营村


69

台子庙


鱼儿山镇同胜永村


70

喇嘛山庙


大阁镇韩家窝铺村


71

五龙圣母庙


大阁镇韩家铺村

















注:打△记号为喇嘛教



技术支持: 思琪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