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民间体育

第七章   民间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姿多彩,风格独特。既有攻守兼备的球类活动,又有惊心动魄的技艺表演;既有京津闹市的杂耍风情,又有荒漠草原挥鞭跃马的剽悍气息;既有冰天雪地的飞舞竞技,又有校庭宅院里的趣味游戏;既有运筹千里的纹枰对弈,又有近在咫尺的短兵相接。其竞技艺术之巧妙,风俗情趣之典雅,均表现出各民族体育之精粹。

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的进程中与民风民俗相结合,不失民族气节之大雅。

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技巧的高度发展与亦歌亦舞的东方文明艺术形式融会贯通,更显得生动活泼,古朴大方。

1、采珍珠

采珍珠2.jpg“采珍珠”,满语:“尼楚赫”,现名:“珍珠球”。是满族传统球类项目。

“采珍珠”是古老的满族生产劳动之一。远在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时代,居黑山白水之间的满族男女青年,在狩猎、打渔、采集珍珠之余,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作大颗的珍珠,竞相往鱼篓中投。投中的预示着未来出海采集到更多的珍珠。为了表示出风浪搏斗的艰险,把蛤蚌神话了。“蛤蚌精”张开躯壳,防卫着“珍珠”不被夺走。于是一种攻防兼备的民族球类项目问世了。

“采珍珠”球类运动的诞生,显示了满族祖先的创造才干。诞生年代早于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1892年于美国春田市青年会体育学校所创编的篮球和手球。

“采珍珠”近似篮球、手球,而又不是篮球、手球。其技术简便好学,并饶有民族风趣。其攻防强度高于篮球和手球。

“采珍珠”在清世祖顺治帝入关后,传入京畿和丰宁、承德一带。

“采珍珠”是满族同胞的创举,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的体育明珠。它将以独特的英姿和强大的生命力冲向亚洲,跻身于世界体育之林。

(一)   比赛方法

每场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上场比赛人员为6人,水区3人称作采珠手;防守区2人,称作蛤蚌手;得分区1人,称为得分手。比赛开始由攻方一人(水区队员)站在前场中圈的半园内将球传递给本方后场队员。3名水区队员通过传、运球等技术,突破对方水区队员和防守区的“蛤蚌手”的防守,将球投入本方得分手的网篮中,即得1分。一方得分后,由另一方掷后场角球。以此循环往复,直至终场,以得分多者为胜。出现平局,采用罚“点球”得方法,决出胜负。

每队应由领队、教练、运动员等14人组成。

(二)   场地

2628,宽1415

场内各线宽均5厘米

场地画法:边线28,端线15

由中线(15)将场地分为两个半区。以中线中点为圆心画一半径为1的圆,叫做中圈。中圈使用于发球和争球。各半区与中线垂直画出三条线。

距端线3处,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叫做限制线。

距端线2处,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叫做防守线。

距端线0.8处,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叫做得分线。

端线与得分线之间的区域叫做得分区,亦称“威呼区”。

 防守线与得分线之间的区域叫做防守区,亦称“蛤蚌区”。

防守线与限制线之间的区域叫做限制区。

两限制线之间的区域(含中圈)叫做水区。

(三)   器材

球:为充气的皮革与橡胶制品。周长为50-60厘米。可用少年手球、儿童足球代用。

拍子:呈珍珠贝壳形状。每个防守区的队员各持2支(2×48)。

 网篮:用铁筋和线网组成,圆圈的直径约为28-30厘米,网深30厘米,手柄长1315厘米。

(四)   违例与犯规。

凡属下列情况均为违例:

  各区队员非法进入他区

  持球走步

  重复运球

  球出界限

  脚踩各线(中线、中圈例外)

  网篮或球拍侵入他区

  5秒钟球未进场

  5秒钟球未出手

  20秒钟未投篮

  双脚移动

凡属下列情况视为犯规

  推人拉人

  打手

  故意撞人

  拍击得分手

  网篮拍击对方持拍队员

  队裁判员不礼貌

2、赛威呼

赛威呼_460.jpg赛威呼”,“威呼”满语:船。“赛威呼”即赛船的意思。

满族俗有农历七月十五放河灯、赛船的习惯。到了康熙年间,满族同胞遍居全国各地。居住在无大河流的满族人民为了纪念七月十五这个节日,在陆地上模仿水上赛船的形式,创造了陆地行舟的竞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志记载,光绪三十四年七月的校务运动会中,设有“陆地行舟”,即:“赛威呼”的竞赛。

放河灯,“赛威呼”这种饶有风趣的习俗,在清代近300年的历史长河中长盛不衰。

除了龙舟竞渡以外,还旱船表演,纸船竞赛等。

现在将两种“赛威呼”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            水上“赛威呼”

   河灯,系用薄木板做底托,放在麻(酥)油小灯或小蜡烛,罩上各种形状的灯伞,放在河中任其漂流。同时,将用油纸叠成的各种纸船放入河中。船、灯在绿水中荡漾,闪出点点磷光,与天上月色星光交辉相映。放灯者,逐船者随着潺潺的流水,漫步在河畔,观赏着自己的作品,一副天山人间一体的良宵美景展现出来,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竞赛,以灯或船在河中漂流的时间长短定优劣。也有以灯型、船型的美观评高低。

(二)            陆地“赛威呼”

此项活动适于青年。设备和器材简便,可在校院内、公路上进行竞赛。是一项发展速度,加强合作的民族体育项目。

竞赛方法:

46人为一队。一般均已5人为一队。分男子组、女子组、男女混合组。跑时5人面向前方,共握1根竹竿,沿跑道前进。亦有前4人面向前方,后1人为舵手背向前方手握竹竿,另1支手握一短杆,杆端拖在地下,向后倒跑。这种赛法适用于年龄较大的组别,因难度大于前一种赛法。年龄组小的(712岁)采用握双杆正跑方法进行比赛。这种方法容易掌握,安全系数大。

比赛时按道次进行。发令员喊:“各就位”时,各队“排头”站在起跑线后,鸣枪后沿自己道次冲击,以“排头”先到终点者为胜。在跑进中队员脱离竹竿者按犯规处罚。

距离按年龄、性别确定。

儿童组:(56岁)30;(710岁)50

少年组:(1315岁)60;(1617岁)80

青年组:(18岁以上)100

3、溜冰

“溜冰”,亦称“打冰促溜”。在北方,每至冬季,大小纵横的河流结满冰床,是农村广大青少年儿童从事溜冰活动的黄金时节。

“溜冰”在我国北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人不仅进行“冰嬉”,并且利用冰面进行运输和围猎,还可以进行军事训练或军事行动。清朝的八旗军中专门设立了“滑冰营”。每年农历十月,在北京的北海冰面举行盛大的滑冰检阅大会。检阅时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杂技滑冰、冰上“蹴鞠”(踢冰足球)等,盛况空前。

清代诗人宝竹坡在他所著的《偶斋诗草·冰戏》中对当时的速滑技巧描写道:“剑脊铳面剑有声,操纵自我随纵横”。

《燕京岁时记·拖床》记载的更为详尽:“冰床长约五尺,宽约三尺。王公大臣所乘者则床甚华美,上有门如车蓬可避风雪”。由此可见溜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此道进行健身娱乐。

丰宁地处塞北坝下,全区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每至冬季于冰面上溜冰者甚多,成为青少年冬季主要的体育项目。农村儿童大都在4岁左右上冰活动。年长者亦有坐冰车的习惯。在新年伊始的日子里经常看到携老扶幼的家庭“溜冰队”拖冰车,蹬冰鞋活动在晶莹的冰面上。年轻的溜冰好手时而表演“金鸡独立”,“刘海戏金蟾”等高难度的技艺。青少年儿童玩的兴起,流连忘返,实为北方人民冬季健身一大优势项目。

现将几种溜冰的方法和种类归纳如下:

(一)、滑擦,亦称“打促溜”

此项活动不用工具,只穿上一双硬底(布底、皮底)鞋即可。

场地,利用河流结冰的走向,选出一块长10——20的平整冰面,擦出一条冰道,即可进行游戏。

游戏者排成一路纵队,助跑后借用惯性,双足立于冰面上顺势下滑至终点,再返回起点,在此进行滑进。距离河流较远的村镇,多用村镇路旁水沟积水的冰面或利用宅旁院边泼水结的冰面,擦出冰道进行活动。一些技术较高者,尚能表演出许多高难动作。如:

  金鸡独立,即单脚滑进;

  回头望月,即滑进时,回头后看;

  燕子抄水,即单脚滑进,一脚后伸,双臂侧展,呈燕式平衡状;

  大蝎子,即单脚滑进,一脚后伸弯曲,呈蝎子尾向上回勾状;

  肥猪吧哒嘴,即在滑进时,一只脚在冰上打出点来;

  羊羔跪乳,即滑进时单腿跪在冰面上前进;

  打蹲,即双腿呈跪状前进;

  老头钻被窝,全身前扑滑进。

(二)、冰车,用木板组合而成

在长方形(长约60厘米,宽约4550厘米)木板下,沿着长的两个边各钉上两条木条,木条底部装上铁条,即成一架完整的冰车。一般有两种活动方法。一人坐在冰车上,一人拉着绳向前滑行;亦可一人坐在冰车上,套上一只狗拉着冰车前进,谓:狗拉“爬犁”。

(三)、滑冰鞋,冰鞋的制法有板式和棍式两种

     板式冰鞋,取两块与脚长短,宽窄相符的小木板(厚度约在1——1.5厘米之间),板的下部各装两根铁条,在板的前、后、左、右钉上小钉或小环,用绳带绑在脚上,即可滑用。棍式冰鞋,用一根与脚长、宽相符的圆木将其劈成相同的两半,呈半圆木两根,将两根的一端削出45度以下的坡度,在圆木的底部装上一根铁条。圆木的平面为脚踏部分。用绳带将其固定在脚上,即可在冰面滑进。

4、抓嘎拉哈

    “嘎拉哈”系满语。意思是指猪或羊等动物腿上的关节骨。将其染上颜色,作为玩具。

“抓嘎拉哈”遍及塞北农村城镇。满族妇女和儿童非常喜欢这种游戏。每到农闲季节,尤其是旧历正月,家家户户的年轻姑娘、媳妇和10多岁的男女儿童,穿上新衣服围在桌子上或坐在火炕上“抓嘎拉哈”玩。

比赛的规则是:参加的人数,根据场地和“嘎拉哈”的多少而定。一般的比赛2——6人为宜。“嘎拉哈”若干,每人均分一份。

玩的步骤是:出“嘎拉哈”;泼“嘎拉哈”;抓“嘎拉哈”。

出“嘎拉哈”,是先决出先后顺序。每个“嘎拉哈”四个面的形状都不一样。出时看谁的同一样面多,谁就先抓。以下按顺时针轮流抓。

泼“嘎拉哈”,是正式比赛的开始。把所有的“嘎拉哈”集中在一起,由先泼者象泼水一样,将“嘎拉哈”均匀散开。按自己选定的“嘎拉哈”的面,抛起手中的布袋,当布袋在空中的刹那间,去抓选定的“嘎拉哈”,抓起“嘎拉哈”再接住空中的布袋。如果再抓的时候,布袋落地或没抓到“嘎拉哈”,碰着其它“嘎拉哈”均为失败,交给下一人次抓。如果成功了就继续去抓,最后将全部“嘎拉哈”抓完,以获得“嘎拉哈”最多者为胜。在抓的过程中亦可抓单个“嘎拉哈”,或一次抓两个以上相同面的“嘎拉哈”。但开始时抓单,必须继续抓单,开始时抓双,必须继续抓双,中途不可更换。

抓“嘎拉哈”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活动项目。必须手疾眼快,反应能力强,思维与动作合一,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项活动主要是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和锻炼手指小肌肉群的灵敏性。即培养人的“心灵手巧”能力。

满族玩“嘎拉哈”,历史悠久。东北各省的地方均有记载,传入承德于清初。其玩法多种多样。有的抓起放下,再抓再放,看谁连续的次数多;有的抛小皮球,就用皮球在地面反弹起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翻动“嘎拉哈”的面,使其一致起来。

当时诗人对玩“嘎拉哈”,有这样的描述:

“闺秀争能守炉火,儿童较远聚寒冰。无端胜负纷忧喜,獐鹿那知有许能。”

5、跳骆驼

满族在历史上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古时部落割据,战事频繁,满族男女都能骑善射。男孩6岁就会乘马骑骆驼,女子不裹足,骑马的功夫不亚于男子。

跳马、跳骆驼是飞身跃上敌骑,擒拿敌人的一种高难度很大的军事技术。

跳马、跳骆驼的技术有横跃,即从一匹马上跃到另一匹马上。另一种是从地面上跃上马背或骆驼背上。

跳马一般是从马的侧面跃上马背。

跳骆驼则是从后面跳上。这个项目广泛流传在满族聚居的地方。

丰宁满族自治县草原乡的骆驼场,是康、乾时期养骆驼的主要基地。在那个以马、骆驼为主要运载工具的时代,牧民们多在金秋季节或新春正月举行跳骆驼、跳马比赛。

随着时代的演变,交通工具的革新,马驮、驮载的现象逐渐减少。人们在游戏中,以人代马,以人假驼的进行跳跃活动,进而发展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跳骆驼。

跳骆驼的比赛方法如下:

(一)、技巧赛

     开始时扮骆驼者双手扶踝关节,呈半屈膝状。跳者助跑后双手撑在“骆驼”后肩胛处,分腿腾越。而后扮骆驼者扶膝、扶髋,身体逐渐升高,加大难度;跳者依次越过。越不过去时跳者扮骆驼,扮骆驼者跳。谁跳到最高层次为胜。

   (二)、速度障碍赛

        每队5人,若干队参赛。按照年龄、性别规定出合理的距离。一般采用60——80距离。

比赛开始,各队的头4人,按3等距排好,后1人准备跳跃。听到发令后1人连续跳过前3人,在3处扮骆驼,第2人开始跳,一次类推,先跳到终点者为胜。

6、跑黄河阵

“跑黄河阵”,亦称“九曲迷宫”。这项活动有群众基础,上至县城,下至村镇,年年举办,长盛不衰。

“跑黄河阵”是一项大型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它的传入年代久远,对阵图的说法不一。有的传说是周朝姜太公的“九曲黄河阵”图;有的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九宫八卦阵”;还有的说是北宋时期辽邦萧天佐的“天门阵”。场地设施和活动方法如下。

场地:农村可在秋收后,结冻前选一地段(大者10余亩,小者3余亩),平整好待用。有条件的乡村、集镇可利用广场或场院等。

在场的中央竖起一根旗杆。杆端绑上松枝,距旗杆尖端2处,插一方斗,斗得四角各插一面彩旗,旗可分为红、蓝、黄、白四色,亦可不分颜色。斗的四面书写“阳回斗柄”或“太公在此”四个墨字。杆上挂串灯九盏(圆形纱灯)。围绕着中央旗杆,按一定距离(行距、株距)在场上栽365根木杆(高2——2.5),以示一年365天。每根木杆顶上安装一盏灯,有条件可在灯外罩上各类花灯伞。诸如:荷花、白菜、西瓜、玉米……。然后用细绳将木杆连接起来,形成九个宫,若干条通道,宛如九曲、迷离扑朔。于外围的四角设四个门,亦有按前(朱雀)、后(宣武)、左(青龙)、右(白虎)设四门的。于正门搭一座松枝大牌楼。横幅写“九曲迷宫”或“九曲黄河阵”,竖联左边写“游迷宫吉星高照”;右边写“戏九曲万象更新”,九宫内设有“阵法”(安装一些障碍,破除障碍,谓破了阵)。九宫内设一些游乐项目,供跑黄河的群众娱乐。

游戏是:由某一门进入后,沿曲曲弯弯的甬道前进,遇到岔口时,要仔细观察,走进“死胡同”或落入“陷阱”,象征着不吉利。有时走到岔路里,走来走去,仍走回原地。但只要细心观察,总会走出迷宫、遨游九曲,万事如意、吉祥有余。

正月里闹元宵的时期,为“跑黄河游迷宫”的高潮期。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工农商学会,成群结队的进入灯海遨游。元宵之夜,各档花会都按层次地进入“黄河阵”内串场。

7、双飞舞跑

“双飞舞跑”是满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起源古代的军事操练,有滑雪行军演变而来。清代前期的八旗军中设有滑冰营。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每年农历十月在北京太液池(今北海)上检阅八旗军子弟兵的滑冰技术,并作为训练部队的项目之一。每次参加检阅的人数达1600人(八个旗,每旗200人)。检阅大会的盛况空前,这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在检阅时分两队进行。队员的背上分别按旗籍插上旗标,如:正白、正黄、正红、正蓝、镶白、镶黄、镶红、镶蓝等旗标,以此辨别胜负。检阅的项目除了速度滑冰外,还有“探海”、“大蝎子”、“金鸡独立”等花样滑冰表演。

“双飞舞”滑法,即两个人肩并肩站立,将靠近的腿用带子绑在一起,呈三足状,靠两个人的协调前进。各旗的官兵为了参加每年十月的大检阅,在春夏秋三季无冰期进行陆地训练,“双飞舞跑”便出现了。“双飞舞跑”又可用于战场作战。一士兵一腿负伤,另一士兵可将伤兵的伤腿绑在自己的好腿上,带下战场。当时驻在丰宁,围场等地的八旗军每年都从士兵中抽调身体素质好者进行陆地训练,以备进京参赛。

从清朝到现在,各地都保留了这个传统项目。该项目对于培养青少年动作协调一致,相互合作,发展腿部力量和灵敏都有积极作用。

“双飞舞跑”的比赛方法,分若干组在田径跑道上分道进行,每2人为一组,将靠近的腿从膝关节下至踝关节上的部分,分两处用带子绑好。两人搭肩或搂腰站在起跑线上。听到发令员枪声,向前疾跑。两人共同冲过终点,方算完成比赛。距离分男分女设置。男子为80——100,女子为60——80。两次抢跑,取消比赛资格。

8、乔相扑

“乔相扑”,亦称“二贵摔跤”。是满族单人表演的技巧性很强的传统体育项目。

“乔”即“乔妆”,“相扑”即“摔跤”。这个项目的发生与发展,据传说:清康熙皇帝少年出政后,其辅政大臣鳌拜欺康熙年少,傲慢不可一世。康熙利用一批少年相扑奇手,以娱乐为诱饵,巧取了鳌拜,从而巩固了政权。当时的少年摔跤手为各王府中的子弟,称为“贵人”,“二贵摔跤”来源于此。

“二贵摔跤”是一项强体力、高智商、敏捷性极强的体育活动。以假乱真、妙趣横生是其一大特点,故能哗众取宠,喜闻乐见于民间。

运动员表演时弓背低首,双手触地,手上各穿一支靴子、靴尖朝里,扮成一个两个四足的形状。背上安一木架,架上安装两个相互搂抱的假人,装作用力摔跤的架势(两个人各着不同颜色的服饰)。演技者利用手、足互勾、互拌等摔跤动作,表演出逼真的摔跤形象。其勾、别、扫、拐等动作栩栩如生,令人置信无疑。该项目的动作名称有:圆场、拜私房、摔八门、立撑、跪成、拌跤、抖翅、卧棍、侧翻等。

这个项目,主要在春节花会或大型纪念节日中进行表演。参加演练的有六旬以上的老艺人,也有青少年选手。

9、打冰嘎

“打冰嘎”也称做“打冰陀螺”。是流传我国北方较广泛的满族传统游戏项目。

当冬季到来,满族男女老少于晶莹的冰面上,穿裘装,着皮帽,蹬毡鞋,戴手套,挥鞭抽嘎,嬉戏追逐。在冰天雪地、凛冽严寒中,人随嘎动,嘎顺人意;既达到强筋骨,增意志,调感情的目的,又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冰嘎”的制作与玩法简单别致,现介绍如下。

(一)、“冰嘎”的种类与制作。

“冰嘎”的种类有石质、木质两类。各类中又有上品,次品,大、中、小之分。

石质冰嘎,谓精致的工艺品,取料于大理石,滑石,制砚石等。经过雕磨后呈圆锥体形状,即可使用。古代多用石冰嘎游戏。

木质冰嘎,材料易取,用圆木一段,长短粗细,因嘎体的大小而论。大者与长约为10——15厘米,小者约7——10厘米。使用时,大者为年长者用,小者为少年儿童用。

首先,将木段削(旋)成圆锥体而后再底部的尖端处,将嵌一颗滚珠(圆型)增加光滑度。为了美观起见,可在“冰嘎”的上部平面涂上颜色,当“冰嘎”转动起来后,色彩斑斓,调解情绪。

(二)、鞭子(驱动器)的制作

1厘米粗,50——60厘米长的木条或竹杆作鞭杆。杆的一端系上50——60厘米长的麻绳(皮条、线绳亦可)即成一条驱动器嘎体旋转的鞭子。

()、嘎的起动方法。

缠绕起动法:用鞭绳将嘎体绕住,扯动鞭杆,使缠在嘎体上的绳向外脱开,带动嘎体在冰面上转动,然后用鞭子抽打嘎体,令其加转。

手捻起动法:用双手扳住嘎体,扭捻嘎体,令其在冰面上转动,挥鞭抽打加速旋转。

(四)竞赛种类

赛时间。听到号令,开始加转。再次听到号令后,停止加转,视转动的时间长者为胜利。

赛准头。在冰面上画一个直径2的圆。于圆心上立一个标志(木桩或石块),参加比赛者站在圆圈外围,将嘎起转动后,用鞭子将转动的嘎向标志抽去,撞倒标志者为胜。

赛爬坡。取河面有坡度所谓冰床一块,将嘎起转后,向冰坡抽赶,使嘎爬上冰坡,嘎的转动不停者并首先捷登者为胜。

赛速度。于冰面上画出跑道,在跑道的转折点上设“站点”。参加比赛者,起动嘎后,沿规定路线,驱嘎前进,以时间最短,先到终点者为胜。名次以时间推算。在比赛中,如果嘎停止转动,必须再次起动嘎转,方可前进,否则视为犯规。

10、打木尜

“打木尜”,是满族击打传统体育项目。广泛流传在塞北的城市乡村,是一项青少年十分喜爱的项目。

“打木尜”,因其击打的器材中间粗,两头尖,为“尜”形(纺锤型)而得名。据当地群众说是由清世祖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后,传入北塞的。

当金秋来临之际,青少年便以木削尜,结伙在场院里或宽绰的大院中进行活动。新春正月是尜嘎活动的高峰。

器材简而易制。尜体系用长约13厘米,粗2——3厘米的硬木削成两头尖,中间粗的纺锤型即可。尜棒为35——40厘米,粗4——5厘米的圆棒或板,用以击打木尜。

活动方法:

(一)、个人赛——以个人打“满丈”的多少,排列名次。

(二)、团体赛——2人以上组队比赛,以团体先后“满丈”排列名次。

(三)、场地——选平坦地段即可。亦可在荒野或耕地内铲方圆25平方米大小的平地做“疆”,即可进行活动。“疆”也称做“城”是一个长、宽各1.5——2的正方形或直径2的圆形场地。线宽不超过5厘米

比赛的先后顺序由抽签决定。先击尜者为攻方,另一方为守方。攻方将尜放在“疆”的边缘或放在“疆”内,用棒击其尖部,使尜旋飞起来,并用棒将其磕向远方。如果没有将其击起飞出“疆”外,视击尜失败,由对方击尜或由下一人次击尜。击尜者虽将尜击出,但被防守一方队员接在手中,亦视为击尜失败,由对方击尜或本方下一人次击尜。击出尜落地后,由守方拾起,向“疆”内掷去,掷入“疆”内停稳后,击尜者站在“疆内”(在防守队员掷尜前站好位置,不得移动),以一脚为中枢,转体面对尜的正面,用尜棒击打尜体,将尜击出“疆”外,停稳后找其尖部磕打,并将其磕远,待尜落地后,视其距离要“丈”数。防守者认可后,攻防队员再回到“疆”内站好,防守队员拾起尜体,再次向“疆”掷去。如果在每次“恭尜”(向疆内掷尜称作恭尜)的尜,没能掷入“疆内”,占“疆”者(攻方)可直接到“疆”外击尜。打“尜”的技术关键在于击打,即将尜击起后击打尜的技术。要求击打部位准确,使“尜”飞的越远越好。这样可获多更多的“丈数”,并可加大防守队员掷尜“恭疆”的难度,获得“疆”外击打的机会,减去占“疆”击尜出“疆”的困难环节。

“打木尜”的场地方向,应“尜”的飞行方向而转换。在场地中间设一个直径0.3的圆。称作“油锅”。防守队如果在“恭疆”时,将尜掷入“油锅”,视为“恭疆”成功。进攻队在击尜时,如果尜体从疆的上空越过,称作“超疆过海”或“拨疆过海”,一丈顶俩,即打出的“丈”数,翻一番(丈数*2)。

关于胜负,以先打“满丈”者为胜。“满丈”的丈数,由双方赛前协商。一般有500丈、1000丈、2000丈等。

另有“满丈”后,胜方“吃毛”法。败方谓:“供毛”“吃毛”亦称“棒尜”。与“打拨球”方法相同。

11、打嘚栲

“打嘚栲”,是满族的古老游戏项目之一,来源于驱邪的宗教游戏,是“打牌”的一种。“打牌”,即打牌位(栲牌)这种活动是满族子弟敢于向“神”、“鬼”等,恶魔挑战的一项活动。把“穷神恶鬼”的名讳写在栲牌上,以石击之,以球击之,进而在清代形成了多样的“打嘚栲”活动。

(一)、场地:在平地或草坪上,选出10长,1宽的地段,画上栲牌(桩)区和起打线即可进行比赛。

栲桩排列在距打线5处的圆形区内的正三角形图中。

起打线长为1,画在栲桩区的对面,与栲桩区的三角形的顶角垂直,距离为5

(二)、器材:栲桩10个,上细下粗。高20厘米,底部粗6——8厘米,上端粗4——6厘米。漆出上红下白的两种颜色。击棒1——5个。由棒头与木把两部分组成。棒头长20厘米,粗8厘米,木把长70——90厘米、可用门球棒代替。

(三)、比赛方法:有单人比赛,团体比赛两种。团体赛每队5人。1人为队长。

比赛按排定的顺序进行。开始后,队员站在起打线后,将球放在线后任何位置均可,用棒头将球向排列栲桩的区域击出,撞倒一根栲桩得1分,将桩撞出圆圈外得2分。每人击打5次,按5次得分之和排列名次,并评出一棒击倒桩数多者为最佳“一棒手”。如遇得分相等者,则按“一棒击”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12、憋死牛

“憋死牛”,俗称“裤裆棋”。自清代一直在少年儿童中流传。因移动本方棋子将对方憋住而得名。是一种走法简单的初级棋类游戏项目。以锻炼反应能力为主的民间棋类,多在农村中广泛开展。

比赛时,可在地面、桌面、纸画一正方形棋盘。

双方各执颜色不同或形状不同2枚棋子。并将其放在本方的两角上。棋盘上含井字的圆圈为陷阱,靠陷阱的边线不得走步。棋子可在其它的三条边线和两条交叉线上运行。

比赛开始,由“头家”先走(猜拳法决定),但不能走靠近陷阱的斜线。因为走这条线形成了“一步憋死”,失去了对弈的意义。

此棋玩法简单,有固定的格式,只要稍加注意,就永远不会被憋住。但略有失神,就会败下阵来。只要不走成还原位置,就不出现“死棋”。反过来说,一出现“还原位置”,就会被先手憋住。

如白棋为先手,移左角子于中心点,黑棋即被憋住。

所以,在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比赛时,要求走快棋,不给双方更多的思考时间,以反应快决出“雌雄”。一般采用读数法控制比赛,即:“一、二走”。到“走”不走,宣布失败。


技术支持: 思琪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