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作坊与商业

第十四章   作坊与商业

第一节  作坊

师家炉作坊

一、师家炉作坊的由来

根据《师门家谱》考证,师家炉作坊即师家烘炉。

师家祖籍山西省太原地区定襄县师家湾,全村百余户人家皆姓师。清道光元年(1821年)定居直隶怀柔县七道河乡。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大溪沟遭洪水之灾,房园田舍,被冲洗一空,往来于汤河上下游。民国3年(1914年)以前,师家烘炉生产纯属于家庭式手工业生产。家庭中凡有劳动能力的男女成员都要参加烘炉生产劳动,掌握锤铁技术,熟练烘炉工艺。由于成员中技术人员过剩,因而发生技工交流,并在丰宁县大阁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师家炉作坊。

1、股份集资的师家炉——“三义炉”

师德财的长子师永富是第一个跳出家庭式生产圈子的技工。他30岁时,离家北上,住到大阁茂盛增旅店,经与店东安怀振、戚祥瑞协商,由安、戚入钱股,师永富入身股,直接参加劳动,建起烘炉,取名“三义炉”。掌柜师永富,在大阁商会正式登记注册。这是第一家师家炉作坊。

2、股份集资弟兄合伙的师家炉――“和贵炉”

师德福的三子师永和,在师永富出走的当年冬天,到上黄旗阎家烘炉当佣工。民国5年(1916年),师永和与师永富三胞师弟师永贵相约,又到大阁与茂盛增旅店二掌柜戚祥瑞协商,组建烘炉于大阁西庙广场北侧。戚祥瑞投资银元500元作一个钱股,永和和永贵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各顶一个身股,年末分红各按三分之一分配,并在大阁商会登记企业名称“和贵炉”,掌柜是师永和。但企业名称未能通用,世人都称之为“西庙师家炉”。

3、独资经营的师家炉――“永和炉”

        师永和在和贵炉负责经营达3年之久。3年各股分红达银元600元,超过入股基数的25%。这个经济效益为行将倒闭的张家烘炉经营负责人张勤堂所赏识,遂聘请师永和到他的烘炉扭亏。在张勤堂的一再恳求下,师永和与族弟师永贵多次商谈,把和贵炉负责职权,转让给族弟师永贵,他却担起了张家烘炉扭亏的重担。

民国14年(1925年),丰宁的大阁烘炉工业——师家炉已建成鼎足之势,北有三义炉,西有和贵炉,东有永和炉,至此,师家烘炉作坊已初步形成。到民国18年(1929年),师家炉作坊又有了新的跃进。

4、独资经营的“南头师家炉”

民国19年(1928年),和贵炉负责人师永贵因病逝世,经族内议定,由师永贵的同胞师弟师永起进入和贵炉暂为负责人。翌年,师德福次子师永普又为和贵炉的负责人。师永起退出后,到大阁南胡同兴建烘炉,人称“南头师家炉”。

5、坝梗外合资的师家炉

民国19年(1930年),在汤河乡大溪沟下台子村经营烘炉的师文吉与师永和的出徒工成忠,共同向师永和要求扶助资金在大阁坝梗外组建烘炉,师文吉与成忠直接参加生产。不久,成忠退股,师文吉带领师启忠、师启臣、师启友三子。开始了师家祖传的家庭式生产,人称“坝梗外师家炉”。

6、初具集体劳动合作伙伴生产的“坝梗里师家炉”

民国36年(1947年),由师永普次子师文举倡导建立“坝梗里师家炉”。丰宁第一次解放后,师文举在部队后勤处从事铁制工具劳动。后勤处西撤,师文举(当时人称“二经理”)留在大阁镇。他在工作之余,动员铁工郑宝义、孙汉文、佟大瑞等人,合伙经营烘炉,师文举为总经理,人称这个烘炉为“坝梗里师家炉”。

19499月,大阁镇共有7家烘炉。除王凯(师门徒工)一家烘炉外,俱为师姓烘炉。至此,师家炉作坊己全部形成。

                 二、师家炉作坊的经营管理

师家炉作坊形成以后,已经超出了过去那种师家的家庭式生产范围。作业人员中,除师姓家族担负一部分烘炉骨干力量外,吸收进坊的学徒工人,请进作坊做工的“劳金”(即异姓熟练烘炉技术工人)。这就需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经营管理方式。师家炉作坊的经营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炉训

按照“三义炉”大掌柜师永富的话说:“铁匠和庄稼人是一家子,没有庄稼人种地劳动,收不到粮食,铁匠是吃不饱肚子的;如果铁匠不给庄稼人生产出适用的农具,庄稼人得不到农具,也会给庄稼人在生产中增加麻烦,希望我们铁匠要牢牢地记住这个道理。”这就说明,师家炉作坊进行生产的首要一条是“工农一家”。

      2 优产

师家炉作坊要求所有生产技术人员,必须保证生产优质铁制生产用具和铁制生活用具,达不到优质标准的产品(附有印记),必须保证退修、退换、退赔损失。这点做不到,就会影响师家烘炉的声誉。

3、创新

师家炉作坊认为他们生产的产品品种,还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要,要求在作坊里的成员,开动脑筋,勇于创造适于人民需要的新产品,一位掌柜点头允许,就可试制。所有试费,作坊全部承担,从而促进了师家炉作坊的发展。

4、忘我

师家炉作坊提倡的“忘我”,实质上就使去掉“私”字,要求所有作坊人员以“忘我”的精神进行生产,不要钻在钱眼儿里。生产中,只要对社会有利,对庄稼人有利的就坚决去做,不必考虑盈亏得失。如有亏损情况,作坊承担责任。

这些全面、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师家炉作坊的全体人员增加了前进的勇气。同时,这一经营管理方式,为和贵炉、永和炉、南头铁匠炉以及坝梗外师家炉所采纳,并作为师家炉作坊经营管理的榜样。

三、师家炉作坊的产品制造

师家炉作坊生产的铁制产品,全是手工制作,产品制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延用师门历史传统的产品;另一方面是根据社会上顾客的需求生产的产品。同时还有旧产品翻新与修理以及服务项目等。

   1、手工铁制小农具制造

铁制小农具以锨、镐、锄、镰、斧、钺、钩、钗为主。这些产品有的按地区情况生产,有的按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生产。比如锨有平刃、圆刃之别;镐有尖头、杈头之分;锄有钟板、钢板、平膀、圆膀‘镰分地镰、柴镰、芟镰;斧有柴斧、手斧、钺形平铲、钩形单钩;双杈,杈为荷杈。其品种多种多样,不下千余种,应顾主的需求,随时加工。

2、手工铁制家用生活用具制造

铁制生活用具,更是样式繁多。比如:锅锃、饭勺、马勺、菜刀、厨刀、砍刀、屠刀、烙铁(熨斗)、剪子、火筷等等,刀、勺、剪、铲、不下万种之多。随时提出,随时制造。

3、畜掌装蹄

畜掌生产与装饰服务,约占师家炉作坊业务量的三分之一。由于丰宁山地多,平原少,20世纪50年代以前,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牛、马、驴、骡等畜力载运。所以在铁制用具中,对畜掌的需求量比重很大。师家炉作坊的畜掌生产,约占丰宁西半部生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畜掌以“副”为单位计算,每年必须生产畜掌45万副,才能满足农业和交通运输畜力的需要。装蹄服务,是畜掌生产的最后流程,给牲畜钉掌的生产流程通称“装蹄”。作坊内专设装蹄工,为了不误顾主需要,只要顾主把牲畜牵到作坊门前,装蹄工必须放下手中其它的工作,立即接待进行装蹄作业。装蹄工一组2人,主手装钉,副手抱蹄服务。遇有爆性牲畜,竟使装蹄工人累得汗流浃背。师家炉作坊的师文汉是手屈一指的装蹄能手。

四、名优产品

师家炉作坊生产的名优产品很多,主要有:

1、芟镰

丰宁师家炉生产的芟镰,以“和”字芟镰最为有名。镰长40公分,幅宽10公分,镰背麻苏,极其锋利,畅销与丰宁坝上农牧地区,是秋季芟草的专用品。苏背“和”字芟镰,是师门技工师永和的绝技产品。产品质量以割草远近为检验质量的标准。苏背“和”字芟镰出厂保证170米芟草。复磨一次,实际都能达到250米。因此,每当苏背“和”字芟镰运到丰宁坝上草原后,农牧民便争相抢购,旋即销售一空。立秋季节前赊出,冬至季节之后收款,达不到质量标准者,不收分文。

2、    地区锄板——钢锄

师家炉生产的锄板,是丰宁农民锄草的专用农具。丰宁地区幅员辽阔,既有坝上、坝下之分,又有西丰宁和东丰宁之别。按锄具的形状划分,有平膀锄、圆膀锄、正方锄、长方锄;立方长锄;因地区农田垅背宽窄各异,还有小薅锄;这些锄按质量划分,又有渗炭锄和钢锄两种。渗炭锄多用于丰宁坝下地区,钢锄则为丰宁坝上农民专用。

钢锄是锄口夹钢如刀刃。坝上的草根须硬,非钢锄不易断其草根。师家炉的师永富是专锻钢锄的能手,每年清明节前后,赊销坝上地区。在使用期间,如果钢锄达不到预期标准,发生重皮、卷刃现象,允许退货。钢锄成为大滩、平安堡、北梁一带的优质农业用品。

3、    畜掌

师家炉生产的畜掌,有偶蹄类的牛掌,以副为单位,每副8页,每页3个畜钉,页呈柳叶形,边厚内薄。有奇蹄类的马、骡、驴掌,掌呈半圆形。根据蹄形大小,可收缩,可放宽,顶端厚而圆端薄,每副4支,每支56个钉孔。这些种畜掌经过装蹄士(装蹄工人)给与装蹄,使牛、马、驴、骡等畜,奔驰轻快,遇坡不滑,遇泥不陷,颇受丰宁人民称赞,师家炉烘炉别有“师家掌炉”之称。

侯家炉

    名扬承德一带的侯家炉铁匠炉,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始人候秉乾。侯家炉的名牌产品和技术流传3代人,共有50多年的历史。

候秉乾有5个儿子,20年代初,他们在凤山南大街开了一个铁匠炉。当时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主要以小农具的修理和钉掌为主,三年后,由于下一代人技术的提高和资金的增加,生产项目也日渐增多。为了发挥自己的生产优势,参加同行业的竞争,便开创了不少名牌产品。根据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确定以钉掌及刃器活(镰刀、菜刀、斧子、镐头)为主产品,并实行“三保”(保修、保换、保退)。同时,在经营方式上,由坐门等客变为定点下乡,开展了雇主联系业务的优惠办法。由雇主送货上门,收货上炉,减少农民农忙时的往来时间,从而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业务开展的十分活跃。加上对产品的精工细做,侯家炉的声望传遍了千家万户,侯家炉的产品远销承德各县。

侯家炉的刃器,钢铁分明,不伤火,不断刃,不重皮,不锩刃使之透亮。铁勺为名牌产品,勺大、光亮、挺粗、样美。牲畜掌,钉眼配套,掌门厚,耐磨损,出钉齐,钉掌紧,钉的靠,一个月内不松不掉。

郝家银炉作坊

郝家银炉在大阁商会登记的企业名称是:鸿远楼。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业,炉址设于大阁镇前街衙门口路北,东与八协之一的“协兴和”为邻,西与张勤堂铁匠炉栉比,对门正对“四盛元”皮袄铺。银炉老板是山西省太原义兴县人,叫郝鸿龄。

郝老板是家传金银首饰艺人,因山西省连年荒旱,逃荒关外,流落到丰宁县大阁镇定居,以加工金银首饰谋生。

鸿远楼加工的金银首饰远近闻名。凡是鸿远楼加工出来的金银首饰,莫不受佩戴妇女的称赞与欢迎。著名的产品有:

金凤展翅的金簪,属于纯金首饰。簪挺纤细,挺顶端有小型金凤展翅翱翔状,黄金光泽,夺人双目,凤咀含铃,妇女戴在发髻之上,行动起来,则有叮咚响声,系富贵人家妇女佩戴的奇异珍品。

白鹤伫立的银簪,系白银加工而成。簪挺笔直,挺顶端嵌以银白仙鹤以单足伫立,鹤顶嵌红珠一枚,以示‘仙鹤顶上红’。这种簪饰多为中等人家妇女所喜爱。

疙瘩银针,在银挺上端嵌以半圆球形银疙瘩。妇女发髻上以插四枚为对称,贫家妇女多以此为首饰品,颇具端庄严肃神态。

扁簪,有金制者,也有银制者。簪呈对称状,腰细渐宽而端尖。宽处嵌以各种花纹。它是民国时期以前,丰宁妇女梳纂,横串纂间必备之物。

耳环,系金、银、铜质所制,以银质者居多数。呈环形大小不一,大者径达3厘米,小者径只一厘米左右,用时尖端穿入耳垂的耳孔内,妇女饰之颇为标志。大耳环多为老年妇女佩戴。

耳坠,当地人称为“坠子”。小巧玲珑,穗的长短也不一样,长者可垂肩,短者也有23厘米上下,多为银质镀金加工而成。长坠最为出阁妙龄女郎喜爱。

耳钉,多为银质,呈钉形穿入耳垂,是妇女家常佩戴饰物。

鸿远楼加工制作的各种首饰,花样繁多,不胜枚举。首饰之外,还有:手镯、戒指(当地人叫手镏),儿童带的“长命富贵锁子”等等,极尽手工巧妙之能事。

这些精工制品,出自鸿远楼作坊。名称虽称“楼”,但加工作业场地,只不过是一所面积不足60平方米门脸的小平房。作业人员除郝鸿龄师傅带有两名徒弟外,还聘用一位劳金(有加工技术的工人)名叫武起。大徒弟吴振东在学徒期满后的第一年,因赌博亏款外逃,杳无音信。只有二徒弟刘殿祥常期与师为伴,学得手艺,颇得乃师真传。实际所谓“郝家银匠炉”只是一座3人长期加工金、银、铜首饰的小作坊。

郝家银炉艰辛经营40年,几经周折,历尽沧桑。清末民初,是鸿远楼经营旺盛的时期,它以“工艺高超”、“和蔼待客”和“收费合理”三大有点著称,所以每天都是顾客盈门。来料加工者络绎不绝。再加郝老板以身示范,昼以继夜,加工金、银首饰吧工艺质量列为第一位,不误顾客使用期限,使加工的金、银产物,库无积存,因而经济效益直线上升,每年纯利竟达千元以上。

民国10年(1921年)以后,这个首饰作坊,以当时在市场上的银元为原料,增加了银质首饰产品,工艺精湛,式样新奇,为城乡内外居民抢购,并得“郝家银炉”的美誉。经济效益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获得自有资金增长的新趋势,有了雄厚资金作底垫,进行收购银、铜等废旧原料,愈加方便,由以加工金、银首饰,向生产银、铜首饰方向转变。

民国22年(1933年)9月,日本侵略军由东北侵入丰宁之后,工商户生意萧条,鸿远楼首饰作坊焉能例外,人民生活惶惶不可终日,对首饰的需用量,几乎断绝,不得不转营铜器修补来维持生活,经济收入一落千丈,每日只求一饱而已

铜壶张作坊

 丰宁土城子(今凤山),原丰宁县城所在地,唯一的铜匠行手艺,就是“铜壶张”。“铜壶张”叫张九春,自幼在多伦诺尔(今多伦县城)从师学铜匠手艺。手艺学成后,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回到丰宁县城——土城子开业,祖孙三代从事铜匠手艺。人们一提起“铜壶张”来,无不伸出大拇指。铜匠行当,在丰宁是独行。张氏锤的铜壶,不亚于内蒙古进来的铜壶,不仅样式美观,而且质量保险,经久耐用,老百姓买到“铜壶张”的产品,使用几十年,保险烧不坏底。张氏生产的铜壶、火锅、酒壶、供器、灯台、碗、盆、勺,都可称为手工精品。

大阁白铁业

胡继先乳名胡长青,祖籍河北沧州,其祖父是嘉庆年间的武举,供职于隆化张三营,家随其任上落户。光绪年间家道中落,胡继先先于光绪末年流落到承德武烈河畔,在傅家洋铁铺学徒,五年期满后来到大阁。当时白铁业在大阁是独行,没有其它人竞争,他便沿街摆摊做活,有人问其姓名,自报门户胡长青。当时用的是进口白铁(洋油桶),可做洋炉筒和白铁壶,因此人称“打洋铁壶的”。

洋铁壶的出现,是大阁烧水壶的一次革新,取代了传统的铜壶。洋铁壶分三种,一是马蹄壶,底大口小上有提梁,如今仍在使用。另一种是“偏把壶”亦名快壶。把手在壶的一侧呈圆筒状,壶中间有一烟壶,壶盖中间一圆孔,盖从烟筒套过将壶盖上。烟壶周围是水,壶可直接用柴去烧,亦可坐在熟火上,因中间有烟筒通风,可使火燃旺将说水烧开,这种壶目前已很少使用。第三种是最受欢迎的叫“水火壶”(小锅炉),立式,烟筒直径大、壶底有筚子,可用  炭、柴、煤,火势很旺。容水量也大,水开的较“偏把壶”为快。胡继先洋铁摊生意日渐红火,收入渐多,民国时地摊变成可门面,租占西旮旯胡同口北侧房子开设胡家洋铁铺。

丰宁西半县的白铁匠,无一不出在胡继先门下。胡继先从清末来大阁做白铁活到解放后白铁社成立,为大阁人制造了无数的白铁器具,培养了一批白铁师傅,为白铁业贡献了一生,称其为大阁白铁业的开山鼻祖。

长清粉坊

光绪元年(1875年)大阁的长清粉坊正式开业。大阁人称为阎家粉房,掌柜的为阎维义。大阁的地理条件比较好,道路四通八达。豌豆来源充足,价格又较低,阎维义又大胆进行技术革新,菜粉配料三七比例(豌豆3份、红高粮7份)。汤粉的为四六比例,这样产品质量超过了当时县城凤山镇。

长清粉坊的重要产品有:菜粉(粗条)、汤粉(细条)、小宽粉(1厘米)、大宽粉(2厘米)、澄浆皮(3厘米)、粉皮(每斤淀粉面出100张)、普通粉面(高粱、豌豆淀粉)、细粉面(绿豆)、油丝粉(绿豆淀粉做成)等。澄浆皮质量尤佳,如炖肉时它与肉同时下锅,肉烂澄浆皮火候正好儿,不会化汤。粉皮的厚度如今日的塑料膜,透明度好、弹性强。

阎家粉坊的崛起,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众多乡人登门拜师学艺。徐永江学成后在大阁西栅外自立门户开设徐家粉坊;傅荣福满徒后在白塔开设粉房;冯万湖满徒后在安怀振粉坊领作;何桢自开粉坊在大阁水车地;李明功满徒后在邓栅子开设粉坊;阎喜顺在三道河开粉坊;阎梦祥在协兴聚掌作,阎梦魁曾在张家口、坝上四扎拉、二号开粉坊。阎家的传奇人物阎梦臣,自幼聪颖,7岁上学,至十四、五岁下学回家自动到粉坊干活,每样活都干的干净利落。捋粉算是他的一手绝活,他捋的粉速度快且不出粉头,浆口合适,出淀粉多,芡头准确;粉条、粉皮弹性好,透明度高,旋粉皮,其父每斤粉面出100张,他能出120张(论张卖),真是技压群雄。

新兴地的榨油坊

晚清时候,丰宁坝上新兴地(指现在的鱼儿山、大滩一带)四方流民涌人,放牧、垦荒,定居成村,当时属察哈尔蒙古镶黄旗,独石口、多伦之边界的广阔地面。

由于新兴地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只有种植燕麦、小麦、胡麻最为适宜。广垦、多播、薄收是新兴地一大特点。

“义和堂”于清光绪年间在同胜永村首创榨油作坊。新兴地其他村落,亦相继兴办起不同规模的榨油作坊。著名油坊是“龚家油坊”,创始人叫龚树江。创始初期,由于当时生产条件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老百姓称其为“笨榨”。“龚家油坊”是传统榨油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也比较低,所以一年四季总不停榨。

“龚家油坊”榨油的程序是:①炒籽。要掌握炒制火候,既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熟,否则出油就少。②筛籽。把炒好的胡麻籽用筛子筛好,选取最佳者。③磨籽。用骡子或马或驴拉着油磨将筛好的胡麻籽磨碎成浆糊状。④蒸籽。磨完后拌上开水放到锅里蒸熟。⑤榨油。把蒸好的备料放在线麻辫包好的垛子里,再把垛子放于油槽中,插入油楔,用铁锤砸楔,由于挤压,油慢慢从垛中流出到油槽中。这就叫“笨榨”。

“龚家油坊”的产品主要是胡麻油。剩下的渣子是胡麻饼,麻饼卖经用户喂马,麻饼颜色深褐,内中饱含油性,是喂牲畜的上等饲料。

第二节  商业

元盛兴

元盛兴,是丰宁大阁街的一座跨朝代(由清末光绪年间到中华民国)的老字号大商号。座落在大阁前大街,有东西两院五、六十间房子。它以大车、驮子、货栈为主轴,临街有6间杂货门市,后院除有小伙房和几间单间客房外都是库房,东院设有大伙房,伙房内顺山大炕对面就能住四、五十人,还有其他客房。油坊、磨房、牲畜棚、猪圈等都设在东院,后院主要用于存货。

大伙房不设行李,客人住下可以吃“顿饭”(交一定饭钱,随便吃),来往贵重客人可住后院单间,房内备有干净行李,小厨房可供细菜、细粮。

元盛兴的资本比一般杂货铺雄厚,主要用于库存。住店客人所运货物,可以委托柜上代销,柜上收取费用,遇有滞销货,柜上推销不出去,可与货主议妥价钱,柜上留下,要钱给钱,要粮付粮。如客人自销货物,柜上不负任何责任,有时货物带销,客人自销无门蹲店,甚至把货物陪光。

元盛兴的贷物齐全,贷物都直接从北京进。新货首先由元盛兴门市卖,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有。当时时兴的宫缎、软缎、奇霞缎、宫绸、宁绸、疙瘩绸、罗布、夏布、大粗布;海参、鱼肚、江牙著、猴头、燕窝、鱼翅柜上都有。

站柜道讲究仪容,衣帽要清洁,穿戴要端正,平时不许吃生葱生蒜,站柜道姿式要端正,不许靠着栏柜,要离柜台半尺左右,冬天冷,不许抄手,如做不到,都算犯铺规。

协成祥

乾隆年间,北京八大祥之一――协成祥来丰宁大阁开办商号。购买了大片土地,建起了七八十间房子,筑起两丈多高,边长100米的城墙,以防匪患。门脸经营粗细布匹,杂货,后院批发货物。协成祥在大阁经营的项目很多,分号也有多处,如协兴聚,经营货贷,后院设有粉条作坊,向外批发;协兴祥经营杂货;协盛通专营染坊;祥记店专营关内外车辆,驮子来往,也经营货物批发。协成祥开设之后,主号,分号营业顺利,均有佘利。协成祥经营项目繁多,山珍海味有猴头、燕窝、沙鱼翅;布料有绫罗,绸、缎、粗布、细布、洋布、纱布、夏布、绣花缎、宫缎、德国缎。应有尽有,无所不售。

山东店

清同治年间,丰宁大阁儿东街的东衙门东面,有一家回民旅店,座东朝西,专为贩卖牛、羊、骆驼的旅客设置的“清真”店房“山东店”。

在这座回民旅店的大门正中,1868年悬挂着一块长约5尺、宽约1.5尺的蓝底金字大匾,匾上刻着“鸿斩鹏博”4个金光夺目的大字,下款刻的是“同治七年秋日立”。

店主人马文炳回民,是同治元年(1862年)秀才,谦虚谨慎、礼仪待客。考中秀才之后,胸怀大志。愿为回民再争一份光荣,因而离开山东老家,逶迤北上,到久慕盛名的镶黄旗大阁儿定居。开了一爿旅店,专为回民贩卖牛、羊、骆驼等畜产提供方便。营业状况,在大阁儿店铺行业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企业。因店主是山东人,所以定店为山东店。

清同治三年(1864年),山东店开始营业,店铺面积占地45亩,院东西长,后院南北宽。前院有北房15间,专与贩商安息处所;后院则是宽阔场地,圈畜生的地方。贩销旺季,可容牛、羊达万余头/只。店方不但为旅客准备“洁净”饮食,还为牲畜备足草料,深得商贩满意。遇有顾客经营人员不足的时候,还代顾客雇人放牧,开业后三十年内可称兴旺时期。店内服务人员就有12名。

狄家店

狄家店,字号“福生店”,狄家店是老百姓的俗称,位于凤山镇戏楼西街路旁。因店主姓狄,人称“狄家店”,叫常了“狄家店”,“福生店”这字号却被人们忘记了。

狄寿山早在民国年间,因躲避土匪战乱,由隆化县郭家屯迁居丰宁凤山(当时凤山是丰宁县城)。到凤山后仍然经营店业,老掌柜狄寿山任总管,少掌柜狄凤梧主持帐房、杂务,家属、儿媳等担任伙房杂务,整个店业均由自家经营。

全店共有两处房院,前院有瓦房3间,大院1处,以住车、马、牛、羊为主,后院瓦房6间,除3间自己居住外,其余3间住旅客。常有北京、天津、三河、通县、山东、东北等地旅客到此收购牛羊禽蛋。他们有的带来布匹、估衣,以物换物,有的带来关内手工业品换取钱财。内蒙、多伦、坝上等地旅客,经常运来莜面、牲畜、皮毛等到凤山市场交换。每天店前、院内交易不断,甚是繁华。以后,随着市场的发展,交通的便利,行人和公出旅客逐渐增多,狄家店对房间进行了改造。除保留前院大房间接待普通旅客外,后院截出小房间8个,新置行李数十套,房间内茶具、脸盆俱全,加上干净卫生,热情服务,很受旅客的欢迎。久而久之,凤山“狄家店”远近闻名,成为凤山旅店业的一大骨干。

漕运粮栈

“回春堂”系道光年间漕运粮栈。栈主是北京人,名叫沙锦堂。 “回春堂”在丰宁大阁东街建院仓储。院内有十数栋仓子,仓脚呈梅花状,白灰青砖垒砌,脚径约37厘米,脚高60厘米。粮仓建在仓座上,荆条编制,圆形。内外抹草泥。直径300厘米,高400厘米,上覆尖顶。

回春堂北院也是仓房,向东三进院落,直通东河滩。大阁河东头道沟门附近设潮河漕运码头。当时雨水很多,河水充盈,水上运输量大于陆地。光绪年间汛期运粮船,多到二三十艘。现在,经过200多年,潮河水量锐减,兴盛多年的潮河水运已成为历史了。

大阁商业区

清康熙年间,退役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离北京,出古北口,逆潮河而上向北占地。萧银荣是随清军北上的非军职人员。他在长阁开创了小店铺,供应军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后来得知南辛营一带驻有看守西围(三道河、邓栅子、杨木栅子、大阁西南川一带)的兵丁,因此在南三营开设小店铺后才来到大阁。

雍正年间,肖银荣发现大阁东营盘柳树底下,驻扎兵勇很多,居民人口超过南辛营和长阁。于是萧银荣倡议,创建东街与前街。从而“肖半街”一名流传至今。


技术支持: 思琪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